俗話說:「人兩腳、錢四腳」,在資產累積的過程中,有許多人都有這種「再怎麼努力,似乎都不夠快速」的感覺,其實,這往往是使用了錯誤的投資方式,而造成的結果。如果想要走進富人的贏家圈,就要了解富人的投資習慣。
日期:2012-06-29
「一個人如果想出類拔萃,就要先了解自己的能力圈的邊界在哪裡,且讓自己永遠保持在能力圈之內,你必須弄清楚自己有什麼本領,而且只在自己具備優勢的能力圈內與別人競爭。」兆晟投資公司創辦人張立平引述投資大師巴菲特的合夥人孟格所說的一段話,說明要做好投資,要先了解自己專長,每個人都有與生俱來的能力,最重要的是,「獨立思考」。
日期:2011-07-03
案例背景:Alex是一個標準的上班族,每個月的薪水收入扣除掉勞健保相關費用後約4萬元,目前租屋在外。他深刻的體驗到,若是一直把錢存在銀行,最終會因為趕不上通膨而一直貶值。
日期:2011-07-01
案例背景:志明,28歲未婚,退伍後考進郵局工作,成為新一代勞保身份非公務員,目前薪水3萬5千元,他曾經投資過股票和基金,屬於「穩健型的投資人」。
日期:2011-07-01
案例背景:小涵,25歲,目前在一家幼稚園擔任老師,月薪為2萬8千元,投資性格十分保守,每個月都會把薪水的一半存起來。
日期:2011-07-01
台灣人的投資人觀念裡,主要以股票和定期存款,近年來還增加了樂透;但操作方式往往是定期定額買樂透,把樂透當基金玩,短進短出買基金,把基金當作股票玩,隨機取向買股票,把股票當樂透玩,大多數的投資人也許知道這些操作方式不是很理想,但在投資的心態上,觀念往往是受到周圍親朋好友的鼓動而隨波逐流,投資報酬率在大多頭時期,往往低於平均水準之下,大空頭時期,則是高於平均水準的虧損,投資應該要注意數個領域的產品,適當的分散風險,但如何配置和尋找適合自己的產品,那就是藝術了。
日期:2011-07-01
對上班族來說,有收入就要開始規畫投資理財,而「投資型保單」兼具投資與保險雙重效益,尤其是手邊沒有足夠的資金購買壽險,也沒有其他閒錢可以投資的上班族,投資型保單不失為是一種適合的投資理財工具。
日期:2011-07-01
又是畢業季,多半社會新鮮人選擇是當位上班族,不論是那一類工作,領到第一個月的薪水時,在消費當道的今天,絕對是去大吃一頓,但老人家的智慧「賺一元要能存一元才是真的賺」,不是要當現代苦行僧,真的懂得如何存下錢的人,10年後、20年後、30年後的你絕對是會感謝自己。
日期:2011-07-01
買基金,除了定期定額之外,單筆投資也是另一種選擇。只是單筆投資,聽起來像是承擔了相當大風險的投資方式,實際上,若以長期投資角度來看,單筆投資的報酬率通常會優於定期定額,這是為什麼呢?
日期:2011-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