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成立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成立共有10000項結果
生活消費

病危女嗆「活著出院告醫師」,他嘆:救人一命卻收傳票...從活菩薩到罪犯,台灣為何被告率世界第一

醫護人才逐漸流失,人力缺口也讓醫護負擔越來越重,醫療糾紛事件更是屢見不鮮。其實台灣醫師已成為「犯罪率」極高的高風險行業,為什麼台灣醫師犯罪率特別高?因為技術、醫療品質特別差?還是另有原因?胸腔科醫師蘇一峰分享,一名病危女病患質疑主治醫師的判斷,揚言「若我活著出病房一定要告他」,甚至揚言聯絡媒體公開此事,讓蘇一峰無奈嘆:「醫護救人一命得到法院傳票一張」。

日期:2023-11-02

政治社會

淨海行動、環境教育、海洋艦隊多管齊下 環保局創新運用AI智慧、無人機科技執法,守護海洋環境成果豐碩

臺中市海岸線長達41公里,為了改善海洋環境品質,環保局透過無人機空中巡查影像智慧辨識,即時追蹤污染源,並結合民間環保艦隊淨海撿拾海廢,陸域則透過海洋環境教育活動宣導減塑生活及辦理淨灘,集結陸海空公私協力的默默深耕,共同守護這片蔚藍海岸。

日期:2023-11-02

科技

電動車買氣放緩,台達電下修電動車部門營收成長率!鄭平:明年有機會比今年好

受到電動車售價偏高、利率升高影響,對台達電營收動見觀瞻的電動車事業部,也連帶受累。董事長海英俊表示,今年台達電電動車營收成長率由倍增、下修至年增8成,不過這不影響電動車部門轉虧為盈,在比較基期已高下,明年電動車部門營收成長率則估計落在40~50%之間。

日期:2023-11-01

政治社會

柯文哲喊出2030能源配比,笑賴清德不敢提「2025非核家園」!賴辦:柯真的是「柯學家」

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周三(11/1)公布其能源政策規劃,氣候對策為「實踐淨零碳排」,三大實際作法分別是「擴大再生能源,逐步降低對化石能源的依賴」、「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帶動產業的低碳轉型」及「符合公正轉型精神的在地淨零碳排,不要讓能源轉型淪為黑金勢力的溫床」。柯文哲也強調應「務實減碳」,並重申核二、核三應延役,核四要安全總體檢,且不應強硬設立核能退場時間表,要等再生能源的發展能夠接上能源缺口,再讓核能退出發電行列。柯文哲陣營所提出的2030能源配比,為燃氣發電45%、再生能源30%、燃煤15%、核能10%。柯文哲也不忘隔空叫陣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問對方敢不敢出面大聲宣示「2025非核家園」,並笑稱賴「只要講這句,保證被電到死」,並稱賴若不出來宣示,就是反對總統蔡英文的「2025非核家園」方針,「讓他們兩個先矛盾」。對此,賴清德競選總部發言人郭雅慧隨後反擊,柯文哲洋洋灑灑說一大篇,實則讓台灣走回核能老路,讓核能復辟,這種用「感覺」來攻擊執政黨,把感覺當科學,果然是很「柯學家」。

日期:2023-11-01

科技

日系VR頭盔、國際CIS廠都少不了它 慘業逆轉勝 澤米「鍍」成台灣半導體後盾

台灣有家位於苗栗的專業鍍膜公司澤米,打進中國、日本、美國重要科技公司供應鏈,也成為台灣半導體業的合作夥伴,究竟公司是怎麼做到的呢?

日期:2023-11-01

台股

支持文化,ESG評鑑就加分!上市櫃公司如何融合文創打造新契機?文策院盧俊偉分享秘訣

為鼓勵企業支持文化發展,將其納入永續發展實踐,將提供公司治理評鑑分數,鼓勵企業透過捐贈、贊助、投資等方式支持文化藝術活動,文化內容策進院院長盧俊偉將ESG小組轉為專案辦公室,推動文化內容、社會影響力和企業價值的結合,創造CSR/ESG行動方案,以實現社會影響力和共享效益。盧俊偉將於11/6(一)參與今周刊舉辦的「ESG永續台灣國際峰會秋季場:2023|數位驅動X零碳革命」,以融合文化創意、共創企業ESG新契機為題,進行分享講座。

日期:2023-11-01

政治社會

今年來台觀光有望達標六百萬人次 卻仍為亞洲後段班 中客雪崩、日客少六成 台灣觀光亮紅燈

台灣邊境解封滿一年,據日本民間機構調查,截自二三年八月的訪台日客,較一九年同期銳減逾六成;而據觀光署統計,中客訪台人次更從榜首跌至第十名。這場全球觀光搶客大戰,台灣為何失去競爭力?

日期:2023-11-01

傳產

三家公司大股東、獨董高度重疊 爭議情節雷同 巧合或預謀? 中福、樂意、西勝狂飆內幕

中福股票終於恢復交易,但卻被網友起底這家公司的大股東陳建、翁弘林、徐竚美,在爭議頻傳的樂意傳播、西勝國際也各有角色,他們的目的為何,引人關注。

日期:2023-11-01

科技

買紅眼機票、坐經濟艙、住廉價旅館...郭台銘憶第一次去美國做生意:人沒有天生的窮命和賤命

人沒有天生的窮命和賤命,只有你以什麼樣的心態來磨練自己。

日期:2023-11-01

傳產

脆皮泡芙日賣5萬顆!全家甜點苦熬20年,年虧千萬差點收掉工廠,如今挑戰10億年收...谷底翻身關鍵?

全台甜點產值約150億,全家20年前就有甜點產品,是唯一擁有自營產線的零售通路,後進者全聯則是在短短6年賣出百億元甜點,看它們如何各自布局甜點市場版圖。

日期:2023-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