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成功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成功共有10000項結果
台股

台股最火熱 的族群,看懂他們的鍍金之路 火線解密 千元股傳奇

(今周刊1409)隨著台股資金活水愈來愈多,企業迎來大趨勢商機、屢屢寫下高獲利傳奇,千元股也脫穎而出,從以往的一枝獨秀,蛻變成一群燙金新貴。這些公司如何走出鍍金之路?誰有膽識與眼光、一路相挺獲得豐厚回報?千元股又教會我們哪些事?

日期:2023-12-20

傳產

離開台塑投入餐飲20年,他揭創業開店學到的事:一杯冬瓜茶賣20元,那「台南老冬瓜茶」就能賣50元

當時我在大公司待到第8年的時候,就在想:我要一輩子都在大公司嗎?這樣做一輩子,人家也不知道我是誰!所以當時就想,不然先用個副業好了!在那個時候,我那間公司給的年薪已經是業界龍頭代表了,在我們公司,年薪百萬是很正常的,我的同學很多都還在年薪40萬。

日期:2023-12-19

ETF

在台積電工作15年沒買過自家股票、被媽媽念一輩子…施昇輝解密「為何他只買高股息ETF」!

最近在旅程中認識一位在台積電任職的年輕人,他說自己從來沒有買過台積電的股票。我聽了真是驚呆了,而且他在2008年金融海嘯時就已經在台積電上班,當時的股價還不到50元!他說媽媽為了這件事,已經念了他十幾年。

日期:2023-12-19

科技

2023醫療科技展登場

臺灣醫療器材每年有超過2,000億元的產值,高於藥品產業900億元產值一倍以上,年成長率更是超過10%,是生技醫療領域中最大、最重要的項目。2023醫療科技展上,工研院展示5展項與其亮點技術,期盼藉由產研攜手強化上中下游供應鏈,加快促進臺灣生醫產業晉身兆元產業。

日期:2023-12-19

健康

提前布署感染管制,無懼百年大疫威脅 細菌病毒全年無休,借鏡以國疫苗政策

COVID-19在過去三年多來讓全球人仰馬翻,重創經濟,也暴露出感染管制上的潛在風險,COVID-19新冠疫情不僅帶來重症、死亡威脅,許多人在確診痊癒後仍因長新冠困擾。面對不斷變種與潛伏的疫情,全民唯有攜手落實「感染管制」,才能降低、甚至阻絕疫情衝擊。

日期:2023-12-19

科技

台灣成為晶片霸主,BBC:「秘密武器」各國難複製...工程師任勞任怨「工作幾年就可買房結婚」

一個比指甲還小的微小裝置,矽半導體 (silicon semiconductor),現在是以其製成的晶片(芯片chip)聞名。從iPhone到飛機,晶片成為現代生活使用任何工具必需的核心技術。全球每年生產上兆顆晶片,光是台灣出貨量就占一半以上,世界都好奇,為何台灣擅於晶片製造?《BBC》訪問工研院院士史欽泰,他說:「我們擁有嶄新的機器、也有最先進的設備,並招募最好的工程師,連機器操作員也技術精良。」

日期:2023-12-18

美食旅遊

領到老人證前夕,照樣參加台北馬拉松!跑19年從未缺席,謝金河:不跟別人比快,而是對自己鞭策

人生的馬拉松在即將領到老人證前夕,起了大早來到台北市政府前參加台北馬拉松,秘書給我的資料是六點半起跑,後來發現是全馬,我只好在起跑點等七點開跑的半馬。

日期:2023-12-18

政治社會

10大人氣廟宇出爐,烘爐地、龍山寺未上榜!紫南宮光金紙就有7億收入,揭密「錢母經濟學」2招帶財

交通部觀光署統計今年度1到10月國內宗教場所參訪人次,公告全台前10名最多人去的宗教場所,第一名由雲林北港武德宮逾732萬人次奪冠,其次為雲林北港朝天宮;讓人意外的是,向來以借發財金聞名的南投竹山紫南宮、以及遊客愛去的彰化鹿港天后宮和台北市萬華龍山寺竟都未入榜。不少紫南宮信徒認為每到過年,紫南宮湧入眾多民眾參拜應該要在前10名才對,紫南宮主委也說,如果以一份金紙100元計算,紫南宮光是金紙就有7億的收入,推估一年有700萬人造訪。對此觀光署澄清,該統計數據是以各縣市提報的觀光遊憩據點分類作為標準,年度數據只能看出歷年成長趨勢,且該統計是遊憩據點的遊客統計人次,有些廟宇是香客很多,但香客不一定等同於遊客,相關數據則由縣市政府提報。

日期:2023-12-18

職場

老外在社媒上問What’s your handle? 是啥意思

James在社交媒體上和外國朋友聊天,他請朋友上IG網站看他的一篇貼文。外國朋友問他:What’s your handle?Handle?怎麼在這時談「把手」呀?這朋友也太雞同鴨講了吧!Handle這個字,我們熟悉動詞用法,今天來看看幾個道地的名詞用法。

日期:2023-12-18

房地產

張開居住平權保護傘 讓弱勢租屋族不再被拒於門外

居住是基本人權,房子是用來住的,而不是拿來炒作的。34年前,台灣掀起無殼蝸牛運動,成為自解嚴以來,民間發起最大規模都市社會運動。當年,不懂任何住屋理論的崔陳水金,只因堅信人人有屋住是好事,強撐著被癌末侵蝕的病體,穿上白紗與丈夫女兒走上街頭,社運結束3日後病逝,但愛與影響力卻留在人間,為弱勢者撐起保護傘,透過情、理、法一步步推動社會改革,健全租屋市場、租賃法令制度與促使政府積極投入社會住宅政策,以具體服務與政策倡議雙軌並進,加速實現安居樂業理想。

日期:2023-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