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在台北市長任內是否圖利京華城容積一案,高等法院預估將於週三(9/4)裁定北檢是否抗告成功,其中關鍵在於柯文哲對於容積暴增至840%是否知情?週三有多個新事證都陸續爆出,包括台北市議員簡舒培丟出柯文哲在容積獎勵相關公文上連蓋6章,簡舒培怒斥,「公文蓋了6個章還說不知道,現在卻說不知道有容積840%這件事,原來柯文哲不識字?」此外,台北市都發局前局長林洲民也證實,處理京華城容積率的時候,他定期向柯文哲報告,並且多次提醒相關問題。對於《鏡週刊》報導柯文哲在2020年4月曾給前副市長彭振聲一張便簽,上面寫著「TO彭副:他們的結論是什麼?原則很簡單,公務員不坐牢。Ko」,表示對於京華城案都知情,柯文哲4日上午出門受訪僅嘆了一口氣說「唉,好啦好啦安排記者會再來。」不過並未說明記者會時間就離去。律師黃帝穎分析,北檢若想要抗告成功,必須有提供證據凸顯柯文哲知情,例如有議員披露的公文蓋章、用印;另外就是共犯證述:例如前副市長彭振聲說是市長柯文哲交辦;還有是否有對價金流。
日期:2024-09-04
台股周三(9/4)盤中一度暴跌超過1100點,殺破季線支撐,最低來到21000點,讓不少投資人又在問:要不要趕快賣!今年8月有幸接受知名媒體人陳文茜邀請,在她主持的網路節目「茜問」中和她對談。訪談過程中,她居然問我「什麼叫套牢?」我當場愣了一秒鐘,才簡單回答她。這件事給我很大的啟發,因為我想各位也可能不是很了解「套牢」的真義吧?
日期:2024-09-04
「目前一天的新案,一人大概會分到30幾件……,去年7、8月高峰時,更是1天1人就50多件。」淑芬(化名)的話語中,透露出一股濃濃的無力感。過去1年,湧入地院民事執行處的案量爆量成長,讓一線處理案件的司法事務官和書記官,個個大喊吃不消。今年以來截至7月底,台北地院相關新收案件來到17.89萬件,已達2022年以前全年平均新收案量的水準。平均每名事務官手上,至少有兩千件強執案件待處理。
日期:2024-09-04
十六年來,教育部投入預算廣布三七○所樂齡學習中心,推廣終身教育延緩老化;但人力經費匱乏、政策碎片化,辦學品質參差不齊,讓高齡教育的推展舉步維艱。
日期:2024-09-04
坐在觀眾席看著孩子開心練球的家長,對是否要讓孩子走上職業球員之路,心裡都曾千迴百轉;考量的不只是身為球員的職業安排,還包括從職業球員身分退下之後,孩子的生涯該如何規畫。
日期:2024-09-04
今天在經濟發展委員會顧問會議上,林之晨委員提到爭取外國新創公司來台上市的提案,我補充一點,加上一條鼓勵海外上市的台資企業也回台上市!我特別舉Gogoro的例子。
日期:2024-09-04
(今周刊1446)一紙最高法院的裁定公文,統一了過去各法院的分歧見解,但也在過去一年多,意外引發一場擴及地方法院、壽險公司,乃至於一般民眾的「保單被解約」亂象。究竟,這場保險風暴所為何來?當「你的保單不再是你的保單」時,保戶又該如何自救?
日期:2024-09-04
曾任蘇建和、陳龍綺、鄭性澤等舉國矚目大案辯護律師的羅秉成,在擔任6年多行政院法制領域的政委、發言人等職位後,重返他最熟悉的「平冤」之路,回鍋擔任「台灣冤獄平反協會」理事長,在政務官歷練後,對司法制度防錯、冤案甚至死刑存廢等議題,益有深韻。2024年5月20日,賴清德就任總統,行政院長卓榮泰組閣,這也意味著蔡政府最後一任陳建仁內閣閣員們功成身退。其中,包括曾擔任6年多政委,更曾二度出馬擔綱、兼任行政院發言人的羅秉成,重新回到法律界服務。《今周刊》記者此行專訪羅秉成,在氣氛平靜的平冤協會的辦公室中觀察,羅秉成雖已卸下政務官重擔,但再擔起「平冤」同樣沈重的擔子。與先前同樣的是,羅秉成維持對工作一貫嚴謹、有條理但又不失靈活的態度,不同的是多了一分豁然。
日期:2024-09-03
辰亞能源週二(9/3)出席《今周刊》「2024前進大南方論壇」,以「淨零大南方 助攻永續科技島」為主題,財務長謝宗翰談論辰亞能源的經驗,為何大南方是太陽能的重要基地,以及綠電對於AI科技產業的重要性。
日期:2024-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