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懂得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懂得共有3604項結果
政治社會

命運的拐點,2012年是中共解體的轉折點—錢沒了

從結構解體的視角看,2012 年是中共改革開放的轉折點、中共命運的拐點。但明顯的讓世人感受到這個點,卻要等到大約2015 年至2016 年間。原因無它,正是前面說過的,人們普遍相信的「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之心理效應。

日期:2022-11-25

職場

將員工視如己出的人性管理是企業經營之本

企業經營之成敗興衰,正確有效的管理是箇中關鍵;而理性管理、彈性管理、人性管理,是我個人經營公司的三大原則,其中,又以人性管理最為重要。

日期:2022-11-24

理財

她15年辛苦存523萬,領錢竟「帳戶歸零」還欠56萬,全因行員做這件事…開戶1動作恐被盜領

如果存在銀行的錢某天蒸發了,你會怎麼辦?過往常常聽到中國發生類似事情,先前曾有人將1000萬人民幣(約新台幣4360萬)放進銀行定存,幾天後竟發現帳戶餘額瞬間「化整為0」,詢問卻得到要2099年才能動用存款的答案。日前,中國又有一名53歲紀姓婦人,她自2005年開始在銀行陸續存了120萬人民幣(約新台幣520萬),沒想到要把錢領出時,卻發現戶頭裡一毛錢都沒有,甚至還欠銀行13萬人民幣(約新台幣56萬元),讓她欲哭無淚。調查後發現,原來是紀姓婦人因為不清楚存款手續,經手的年輕女行員竟在開戶的過程,偷偷將帳戶訊息全部記錄下來;銀行的董姓經理得知後,蠱惑女行員,要求交出帳戶訊息,而紀姓婦人的錢,就由董姓經理拿大部分,一小部分歸女行員所有。

日期:2022-11-23

政治社會

66歲「抗議天王」柯賜海猝死車內…罹帕金森氏症、2020年秋鬥最後一次舉牌:我不需要外人接濟

「抗議天王」柯賜海傳出死訊,周一(11/21)上午8點半多時警方接獲報案,台北市北投區建國街前山公園籃球場旁,有人躺在車內沒有動靜,警消到場查看發現其肢體僵硬已明顯死亡,經查死者是66歲的柯賜海。根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柯賜海臉朝上躺在後座,腳邊有嘔吐物,身上衣著完整,無明顯外傷,其胞姊向警表示,柯賜海20日曾跌倒撞到頭,但因血脈等都穩定,因此不願就醫。柯賜海近年罹患帕金森氏症,曾被指常睡在前山公園管理室茶水間,雖然他否認,表示自己只是常去泡湯治病,但沒想到卻猝逝該地。

日期:2022-11-21

情感關係

我到底為何努力?一個人的累也需要被理解 吳慷仁40歲和自己和解:接受「我」不好不壞的一切

演員吳慷仁近期不斷挑戰各種角色,從林森北路酒店的媽媽桑到近期在Netflix火紅的台劇《她和她的她》中變態渣男讓大家恨得牙癢癢,即將過40歲生日的吳慷仁,11/14晚間在臉書分享近期的心路歷程,坦言曾經有過為何要如此「加油」、「努力」的感覺,不過也向大家打包票「最近不會再演壞人了啦」!

日期:2022-11-18

科技

5G AIoT如何落實應用?鑫蘊林科用「這項技術」讓化工業、半導體、精密製造等國際大廠的廠區更安全

隨著近年來,台灣進入5G時代以後,除了網速有感的提升以外,靠著5G「大頻寬、高傳輸速率、低延遲」等三大特性,在AIoT的技術上更大幅躍進,讓5G有如扮演第四波工業革命要角,為人類的未來生活帶來更多想像與可能性。

日期:2022-11-18

職場

小六的時間裡有沒說的秘密

今日週四吳錦錩專欄不寫正經八百兒文章,倒是跟大家分享一篇充滿童貞、又感成熟的小六學生作文。上半年,每週六下午替住家附近一位國小六年級學生補習,義務的、沒收費。期間,另外要求學生每2週寫篇作文;我看他沒拒絕要求、好像挺喜歡這項作業。

日期:2022-11-17

情感關係

台大法律系高材生頂撞賣臭豆腐的父母:阿母的沉默讓我羞愧「以為辯贏了,其實輸得徹底」

虎妞升上小學三年級後,可能因為長大了些、書多讀了點,時常跟媽媽頂嘴。媽媽被她氣得半死,我在旁邊沒講話。雖然我知道自己一定可以辯贏虎妞,但我沒這麼做。過了一段時間,我觀察到虎妞的情緒逐漸冷卻,就跟虎妞分享我小時候的一個故事。

日期:2022-11-16

生活消費

50元買福袋賺「半價食物」!他從一袋甜甜圈發想惜食,拜訪800店家連家樂福、聖瑪莉都加入

據統計,臺灣人每年平均產生96公斤的廚餘,位居亞洲國家之冠,成為「浪費食物」大國,許多食物在成為廚餘前,明明仍在賞味期內,卻因為離期限過近又賣不完,最後只能落得銷毀一途。惜食平台Tasteme創辦人葉柏軍看到問題,對他而言這些「剩食」不該只是無謂浪費,而應該成為可食用的「良食」,甚至能幫助到無力負擔過多食物費用的那群人,透過再次利用、減少資源浪費。

日期:2022-11-10

安居好室 有願景的公益未來

【實踐居住正義2】住宅價值不能只剩房價 國家住都中心籌組暖心特攻隊

台灣人對「家」的想像華麗卻貧乏,我們習慣把詮釋權交給地產商,讓名牌建築師告訴我們家需要什麼,但這往往導致家的價值,最後只剩下房價數字。對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後簡稱國家住都中心)來說,不論是推動公辦都更或社會住宅維運,有溫度的管理比拚數字更重要。取得人民信任、為社區生活與產業發展注入創新活水,這群暖心特攻隊用更溫柔視角,放大「家」的價值。

日期:2022-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