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慢性病患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慢性病患共有118項結果
政治社會

關懷診治社區病患 抗疫兼安定人心 熱血診所醫發起「游擊戰」 守護醫療量能

全國新冠肺炎中重症病患已突破五千人,為保存大醫院醫療量能,雙北醫師公會號召基層診所醫師,扛起社區醫療重擔,在疫情肆虐下成為民眾眼中的安定力量。

日期:2022-06-01

全台防疫報導

本土確診破百萬!居隔單拿不到怎麼請假?「一張表」看確診、居家隔離怎麼證明

今年以來,本土確診病例已突破百萬例,疫情持續延燒,國內確診人數愈來愈多,不少勞工須因染疫隔離而請假,但由於案件量大無法及時收到隔離單,該如何請防疫假或病假?對此,勞動部週五(5/20)在防疫記者會上一一做說明。另外,指揮中心也宣布,已完成行政上的優化。政務委員唐鳳說,25日起,可到數位證明平台申請居隔單,「沒有時間差」,關鍵在於新的管理系統。唐鳳說,現在新使用確診個案管理系統(MBBS),是自主回報系統(BBS)的管理系統,在第一時間、確診者還沒填前,就已看得到相關資料,19日開始也不再經由法傳,會直接到開單系統。25日起,民眾也可以到數位證明平台說自己是接觸者,沒有收到居隔單,就可以直接產生出附QRcode的單子,還可以在超商列印,不再影響公衛量能。

日期:2022-05-23

政治社會

中研院士郭沛恩:善用健保資料庫 預立治療計畫 對抗疫情高峰 台灣有獨門武器

專家預估,到五月下旬,國內新冠確診數高峰恐突破十萬,中研院士郭沛恩接受《今周刊》訪談,具體建議防疫政策調整方針,盼助指揮中心控制疫情。

日期:2022-05-11

政治社會

高風險族群接受「預防性投藥」 致死率降近九成 專家籲借鏡美國 擴大運用新冠口服藥

美國今年一月起開始對高風險確診者免費發放口服抗病毒藥,大幅降低染疫致死率,公衛學者建議指揮中心參考美國經驗,增加口服藥採購量,並放寬投藥標準,以守護醫療量能。

日期:2022-05-04

政治社會

本土確診才12天就飆破900例! 為何專家說「重症清零」比壓低確診數更重要?

清明連假期間,單日本土確診數皆破百例,是否升級疫情管制再次引發討論。公衛學者認為,新型變異株病毒特性仍為「高傳播力、低重症率」,政策應以「重症清零」為主,不必過度恐慌。

日期:2022-04-06

健康

健保調漲部分負擔近50萬人每年多付3千!被批懲罰病患...陳時中:沒做「這事」不會荷包失血

衛福部昨預告部分負擔調整方案,慢性病連續處方箋、檢驗檢查未來不再免費,一般藥費在區域醫院、醫學中心的上限增至300元,急診則依檢傷分類多收或少收。根據試算,新方案將有49.4萬人每年得付上逾3000元,外界質疑是在懲罰病患。衛福部長陳時中今回應,要付到3000元不容易,做高價檢查才會這樣,此次的調整,低收入戶、重大傷病仍維持免部分負擔。

日期:2022-03-17

保險

健保調漲》慢箋「一視同仁」收費100元 1285萬人負擔變更重,健保署難擋怒火:不排除全部不收

為降低藥物浪費,改革箭在弦上,健保署日前公布調漲方案,將分級醫療概念納入,慢性連續處方箋不再免費,民眾至醫學中心、區域醫院領藥,第二次起要再付100元,地區醫院、診所和藥局則免收。改革引發大型醫院反彈,昨天各級醫院協會要求「一視同仁」,指浪費無層級之分,應收取相同定額,或一律不收。醫界對於健保署提案,等於只能全收費,否則不變,由於事關重大,健保署今將再與付費者代表開會,不排除「全都不收」,最快一至兩天後拍板宣布。

日期:2022-03-01

全台防疫報導

陳時中說「未來將縮短檢疫日期」 》若每個人將難逃確診的命運 為何還要高規格防疫? 動態清零、與疫共存大PK

新冠肺炎(COVID-19 )全球爆發2年多以來,隨著高傳染力的新變種Omicron出現,許多國家防疫政策走向「與病毒共存」,引發「動態清零」與「與病毒共存」兩立場的論戰。以往,新冠肺炎確診者死亡率、重症率都不低,對未接種疫苗者有很大的殺傷力,可能造成醫療量能崩潰;目前,台灣社會出現新的聲音,認為Omicron疫情多輕症,不需要堅持清零,防疫要維持經濟生活的平衡。

日期:2022-01-17

職場

下班後老闆LINE我,可以不讀不回嗎?勞動律師教你這樣做

「禮拜五下班是最快樂的時間,但正在酒吧跟朋友聊天喝酒,手機突然響起,畫面跳出老闆的訊息,破壞了放鬆的好心情,訊息讀也不是,不讀也不是,讀了不回更怕得罪老闆,怎麼辦?」

日期:2021-11-09

健康

一張死亡證明拖了3年 你的「堅持」是孝心還是私心?國健署長第一線告白:沒有「它」,病人受盡折磨

台灣自2021年5月爆發新冠(COVID-19)疫情,部分死亡個案中高達9成有慢性病史,其中極少數的30、40歲年輕死亡個案,也有近7成罹患慢性病。此外,「台灣10大死因中,除了事故傷害,大部分都是起因於慢性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等」,臺大醫院社區醫學科主任詹其峰這麼說。由此可見,全台幾乎已籠罩在慢性病陰影底下。

日期:2021-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