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編按:被動元件大廠國巨 (2327) 今 (17) 日召開董事會,決議通過每股面額由 10 元變更為 2.5 元,以目前國巨股價在457元,分拆後仍可維持在百元俱樂部之內,而國巨也表示,分拆讓國巨股價可以更親民。另外,國巨也宣布對日本熱敏電阻廠芝浦電子收購價,由每股4300日元調升至 5400日元,增加約 25%。
日期:2025-04-17
今周刊編按:美國政府擴大晶片出口限制,輝達的降規版產品H20晶片,也需要透過許可才能輸中,宣布將認列約55億美元費用,分析師認為,未來幾季可能銷售額損失恐達100億美元,輝達週三 (4/16)股價暴跌6.87%,直逼100美元關卡,市值一夕蒸發1880億美元。而超微(AMD)也表示,受到影響可能面臨8億美元衝擊、對財務造成潛在重大影響,週三股價暴跌超過7.35%。2024 年中國是超微供貨第二大市場,創造約 62.3億美元營收,佔銷售逾24%。另外,不只輝達、超微中招,英特爾傳出也告知中國客戶,出口前需先向美方申請並取得許可,英特爾周三收盤下挫逾3%。美聯邦眾議院發布報告指出,DeepSeek使用6萬顆輝達晶片,部分應受管制,已經要求輝達釐清DeepSeek如何取得,要求輝達提供11個亞洲國家客戶資訊,其中針對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客戶,使用這些晶片的報告,要求輝達4/30前做出回應。輝達則是在週三(4/16)發出聲明表示,對於美國出口限制,輝達嚴守美國政府指示,輝達對新加坡的銷售額約240億美元,是第二大市場,輝達指出相關產品出貨到其他地點,包括美國和台灣,而非中國。分析師表示,台股正處於一個充滿挑戰與機會的十字路口,輝達、超微股價大跌,意味著市場對關稅及AI 產業整體擔憂不小,短線台股走勢仍受川普關稅變數左右,川普的關稅遊戲增加了操作難度,但把眼光拉長,好公司的價值從不因短線波動而褪色。
日期:2025-04-17
在半導體驗證分析服務領域,閎康、宜特、汎銓等台灣業者,已連續三年寫下全年營收新高。看好未來商機,各家業者砸重金添購設備,也持續推進海外布局腳步。
日期:2025-04-16
美國總統川普力促國防自主,要求盟國提高國防支出,使得各國開始深耕軍工產業。而台灣憑藉半導體與精密機械強大的製造能力,有望在軍工產業獲得一席之地。
日期:2025-04-16
就在各國與美國貿易代表進行談判關稅的同時,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 (CBP) 發佈最新公告,豁免包含智慧型手機、電腦和晶片等進口產品的高額對等關稅,且未指定國家,包含中國在內都適用。此舉意味著在中國進行組裝的iPhone、PC、伺服器,以及在中國進行製造或封裝的半導體等眾多產品,出口到美國都將會獲得豁免。另一方面,中國也頒布最新半導體產品原產地規定,最新規範以流片(晶圓代工)認定原產品,此舉打擊了美國的格羅方德、德儀等廠商,但放過了台廠。
日期:2025-04-12
今周刊: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 (CBP) 發佈最新公告,宣布對美國政府於 2025年4月2 日發布的徵收進口商品應繳納的額外關稅行政命令,以及 4月7日及4月 7 日發布的進一步關稅令。川普本次22頁豁免清單中,包含智慧型手機、電腦和晶片等進口產品的高額對等關稅,且未指定國家,包含中國在內都適用,意味著在中國進行組裝的蘋果 iPhone、各類 PC、伺服器,以及在中國進行製造或封裝的半導體等眾多產品出口到美國都將會獲得豁免,無需繳納川普對中國加徵高達 125% 的關稅。對台灣來說,包括電子五哥、台積電等都是大利多,而最大苦主蘋果也順利脫身!
日期:2025-04-12
人形機器人憑藉靈活性與決策能力,正逐步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成為金融市場的投資新焦點。
日期:2025-04-07
川普對等關稅預計台灣時間周三(4/3)就要上路,儘管細節仍未明朗,不過,川普再語出驚人。說明對等關稅將不會僅針對10到15個國家,而是將全球所有國家都納入其中。台積電本周高雄晶圓22廠P2廠的上樑儀式。此廠預計將生產2奈米先進製程,是目前最先進技術,以實際行動宣示最先進的技術會留在台灣。1、川普對等關稅來勢洶洶,各國無一倖免?2、台積電高雄P2廠上樑,一掃出走台灣質疑3、Switch 2要來了!台廠供應鏈出列
日期:2025-03-31
自動駕駛分5級,當前技術正從L2+邁向L3與L4,各大車廠對於自駕配備提升的追求,值得密切關注。全球對汽車電子的高階產品需求增長,胡連高毛利產品逐步放量,產品結構將持續優化。
日期:2025-03-26
由力晶集團控股約兩成的合肥晶合集成,2017年底才量產,七年後已經躍升為中國營收第三大的晶圓代工業者,僅次於華虹集團及中芯國際(SMIC)。身上帶有濃厚力晶基因的晶合集成,不僅過去一年來單季營收一度超越同樣脫胎自力晶的力積電(6770),而且連續兩年獲利高於力積電,這不免讓外界質疑,力晶集團是否「把孩子養大了,反而跟我競爭」。對此身為力晶第二號員工(董事長黃崇仁是第一號)的晶合集成董事長蔡國智強調,力積電是在台灣,晶合集成在中國,「我的競爭者是三星」,而且沒有「我養一個孩子,他長大了,怎麼跟我競爭」這回事。他也說明,晶合集成之所以能在成立九年、投產七年後,擠進全球前十大晶圓代工業者之林,更是中國第三大,除了公司抓到2020下半年市場出現晶片荒的商機,移植自力晶集團的制度與團隊默契,以及董事會的快速決策及支持,都是重要原因。
日期:2025-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