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感慨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感慨共有801項結果
理財

老婆錢全拿回娘家,高中老師月薪6萬養一家三口,還默默存股致富,年領70萬股息怎做到?

看了前面兩個沒有高學歷,也能在30 歲前累積第一桶金的故事,或許又會有人說,可是我跟他們不一樣,我的折磨更是無止境的,我的困境是負擔很重的那種。所謂負擔很重,可能就是家裡有個錢坑,比如哥哥被倒債,或是媽媽重病、中風。總之,就是所賺到的錢,統統都要養家所以不夠用,那要怎麼辦?接下來這個故事,會讓我們看到,就算什麼都不會,而且家計負擔很重,還是有辦法成功。

日期:2023-01-06

國際總經

台日合作再添一樁!陽明交大、京都大學結盟 以台灣先進半導體技術協助幹細胞量產

台日結盟不只在半導體晶圓代工,還將把台灣獨強的半導體製造技術延伸到生技領域。日前我主持的《陽明交大幫幫忙》節目,邀請到宏碁創辦人施振榮、前陽明校長郭旭崧、前交大校長張懋中三位重量級來賓,分享陽明交大與京都大學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山中伸彌合作研發自動化的幹細胞製備技術。

日期:2022-12-26

政治社會

台灣擁龐大稅收,或可考慮直接寄支票給大家…謝金河:跟人民斤斤計較的政府,恐會丟掉政權

對人民斤斤計較的政府,恐丟掉政權!蔡英文總統22日在臉書發文,承認執政團隊沒有看到經濟數據,與人民實際感受的落差,需要深切檢討。民進黨敗選之後,這是蔡總統對敗選比較切入核心的回應。

日期:2022-12-23

科技

經濟關鍵報告論壇》張忠謀說自由貿易已死,和碩童子賢喊「我不同意」!背後的原因是…

在台積電赴美設新廠之際,創辦人張忠謀一句:「自由貿易已死」,引起社會大眾熱議。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周五(12/9)在《今周刊》舉辦的2023年全球經濟關鍵報告論壇上分析:「自由貿易短期受挫,是不是永遠不能恢復了還有待觀察。」

日期:2022-12-09

理財

沒遇上卡債風暴,她30歲卻負債上百萬...一個掏空存款也不夠替妹還債啟示:遇上無底洞家人你得狠心

大家好,我是法老王,叫我暗黑法律界的C羅就可以了。

日期:2022-12-04

傳產

經濟效應  雲豹張建偉、錢薇娟、陳建州這樣看千億商機 魔獸風暴燒旺的台籃產業

從「魔獸」德懷特.霍華德宣布加入台灣T1聯盟開始,台灣職業籃球的聲勢,甚至一度壓過世足聲量。這個超級巨星的降臨,成為重新起步的職籃產業加速器,各方人馬都已準備接球,為下一波攻勢布局。

日期:2022-11-30

理財

鼻酸!退休公務員夫妻每月只剩1萬元生活費,還要養孫子:理財3大陷阱,人生勝利組也淪窮老族

如果你的爸媽超過65歲已經退休,沒有跟你拿孝親費,恭喜你!他們如果不是很稀有的上流老人,要不然就是真的很愛你。因爲我們理想中退休後,每個月有3萬塊,簡單過就好的生活,大部分的銀髮族都辦不到。

日期:2022-11-30

政治社會

黃偉哲自行宣布當選,僅以4萬多票驚險勝出!六都選情以台南最緊繃、得票勝差比上次選舉還少

編按:台南市長黃偉哲今(26)日晚間自行宣布勝選,為民進黨驚險守住台南,也是繼桃園變天後,綠營在六都裡的最北邊地盤。截至晚間8點,根據TVBS統計,黃偉哲以42萬1000多票(佔已開票總數52.85%),超越國民黨候選人謝龍介的37萬6000多票(佔比47.15%)。黃偉哲在勝選感言中說:「感謝全體台南市民,讓進步的城市繼續前行。感謝支持我的朋友們,您的熱情與鼓勵,是偉哲繼續打拚的動力;感謝沒有支持我的朋友們,您的批評與指教,我都會虛心接受,造就一個更好的台南。」「感謝同為競選夥伴的許忠信教授、林義豐總裁、吳炳輝律師和謝龍介議員,你們對於政見規劃的用心,都將成為未來城市願景的重要元素,讓我們共同成就一個完整而美好的台南。」謝龍介則發表敗選感言說,「恭喜黃偉哲市長,即便我對於你的執政仍有諸多質疑,但既然市民做了決定,我絕對尊重並接受。長輩的福利,少子的危機,治安的漏洞,交通的沉痾,就交給你承擔了,盼你能以蒼生為念」。值得注意的是,從下午4點開始開票後,黃偉哲得票數就與謝龍介呈現拉鋸戰,黃偉哲領先對手的票數一度縮短至只有4000多票,選情堪稱是本屆六都市長最緊繃的地方。在2018年縣市長選舉中,黃偉哲以36萬7518票,擊敗國民黨候選人高思博的31萬2874票,雙方差距為54644票。(原文刊載於2022年10月20日,更新時間2022年11月26日)

日期:2022-11-26

生活消費

是觀眾還是球迷?

選舉跟球賽很像,千萬不要想單靠一劑特效藥來救選情。因為球迷不是觀眾,觀眾看熱鬧只看一下子,球迷看門道可是看一輩子。

日期:2022-11-23

科技

創新智匯 永續未來

氣候變遷威脅加劇,野火旱澇齊發,越是挑戰,越要創新,匯聚跨領域才智,工研院第十一屆院士,用創新寫下淨零願景,以遠見預視永續未來。

日期:2022-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