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直在針對台灣、美國和世界許多國家進行一系列隱匿且全面的政治作戰,以實現其國家極權目標並獲取全球霸權地位——不費一兵一卒、不需開任何一槍。美國國防部戰略專家與智庫學者葛宣尼克教授,他發現中國透過「一帶一路」全球倡議、新冠肺炎大流行的衛生外交戰、頑強的「戰狼」與「小粉紅網軍」,以及對台灣防空識別區的持續入侵,都只是北京為實現這一目標的政治作戰典型手段。
日期:2024-04-23
<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日期:2024-04-11
根據統計,高達70%的人即便客觀看來高成就,卻都曾經恐懼被他人高估,擔心自己「德不配位」,在心理學中稱呼此狀態為「冒牌者症候群」,嚴重者可能影響人際關係、職場表現、個人生活…該如何突破、克服?
日期:2024-03-22
大陸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6天的議程到了最後一天,大陸政協主席王滬寧在閉幕會上發表講話並未涉及兩岸議題,但大會「政治決議」仍強調要「深化兩岸各領域融合發展,共同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
日期:2024-03-10
中國本周舉行一年一度的人大及政協兩會,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周三(6日)下午參加了全國政協14屆2次會議的民革、科技界、環境資源界委員聯組會時表示,民革要在對台工作要更團結「海內外、島內外一切可以團結的愛國力量,不斷壯大反獨促統力量,共同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這是習近平在今年中國兩會期間,第一次提出對台工作談話,也是在1月國內總統大選後,首次發表與台灣相關的談話。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周二(5日)第一次在人大報告中,在對台工作部分拿掉了「和平統一」的字眼,引發外界側目。習近平今天在兩會的政協團組會議中,再度提到「和平統一」,同樣引人注意。
日期:2024-03-06
猶太企業家薛智偉(Jeffrey Schwartz),從美國來台已半世紀,也娶了一位明星太太坣娜。三意學校創校那天,我請Jeffrey 談談他在台50年經歷的人生,也分享他一直以來如何用創意來推動公益和生意。邊聽他說話,也想起多年前兩人曾經的對話。
日期:2024-02-26
國防部2024年起恢復義務役1年役期,首梯670名役男將於1月25日入伍,接受8週入伍訓及44週部隊訓。國防部指出,役男於入伍訓練第8週實施為期5日期末鑑測,在入伍訓練最後一週會實施期末鑑測,若鑑測總評不合格的役男,將被實施1週留訓,再不合格者,則不核發專長證書,且不得領1萬800元專業加給。留訓週沒合格,役男仍要依照抽籤到的單位報到,接訓單位會在每個月依其不合格項目實施補測跟簽證,合格後才能領專業加給。
日期:2024-01-16
一九四三年一月十三日,時年三十六歲的德國牧師潘霍華,和一名年僅十八歲的少女瑪麗亞訂婚。這樁婚事源於潘霍華對抗納粹的行動,因為這層關係,讓潘霍華在獄中的書信,得以永世流傳。
日期:2024-01-10
2023-12-23 14:37編按更新:中國商務部於12月21日宣布禁止多項稀土加工技術,根據最新發布《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Catalogue of Technologies Prohibited and Restricted from Export)顯示,中國主要禁止萃取、分離戰略金屬「稀土」技術,並修改技術禁止與限制出口清單,目的在於維護國家安全。不過,除了限制稀土技術出口,中國早在數月前因中美貿易戰持續延燒,已陸續禁止出口的品項包括鎵、鍺和石墨。其中,鎵、鍺為晶片製造材料,關乎全球大國在半導體領域的競逐。《日經中文網》報導指出,在「目錄」的禁止出口部分,中國新增了包括稀土在內的磁體製造相關等的技術;另在限制出口部分,增加了稀土採礦、選礦和冶煉等相關技術。綜合外媒報導指出,中國大幅收緊數種金屬的出口指導規定,主要與西方爭奪關鍵礦產控制權的鬥爭不斷升級有關。目前中國仍是全球最大的稀土加工國,全球稀土冶煉量有9成來自中國。然而,中國已掌握了溶劑提取工藝來提煉這種戰略性礦物,但西方國家的稀土公司因技術複雜性,以及污染問題一直難以採用這種技術,因此儘管西方國家不斷嘗試建立本地稀土加工業務,但仍難有效拓展。關於冷門的「稀土」為何屢屢成為報紙的頭條新聞,以及中、日、美三國如何為它脣槍舌劍?以下為《今周刊》725期的封面故事報導。(原文刊載於2010-11-11 14:37,更新時間於2023-12-23 15:12)
日期:2023-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