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意外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意外共有7739項結果
職場

30人共用6件防彈衣、平均壽命僅62歲,他出書為7萬警察爭權:要讓警察活得像個人

警察殉職、值勤爭議,王惀宇總不避諱振筆批判背後的結構困境。他的洞見集結成書,9萬餘字,不只寫給民眾或警政高層,更是為7萬名警察而寫,為基層團結踏出第一步。

日期:2023-02-22

ETF

存股00878,老後月領3萬股息過活...達人揭高股息ETF退休計畫最大盲點:不如一開始就存0050

「存高股息 ETF ,終有一天達到目標的張數後,就能領配息財富自由了!」在努力達成目標之前,你還需要注意這些方面。

日期:2023-02-22

科技

下單晚一天價差30萬!特斯拉的世紀豪賭:為何馬斯克寧被老車主痛罵,也要祭出降價這顆「血滴子」?

如果成功的前提,是必須從風險的高崖縱身一躍,你願意嗎?今年初,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用一場不惜得罪全球「特粉」的降價行動,為自家公司槓桿了9兆新台幣的市值,他的狂人之舉,背後的盤算是什麼?他真的能贏家全拿嗎?

日期:2023-02-22

退休

誰說退休要存千萬元?其實只要「837萬」就夠!專家精算給你看:再搭勞退這樣配置就免驚

台灣將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屆時每5人就有1位超過65歲,大家都想有個樂活老後,但退休金到底準備多少才足夠?據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公布50至64歲熟齡族調查,近8成認為退休金需要500萬元以上才夠,甚至3成認為需要1000萬元,平均起來,熟齡族普遍認為存夠837萬元才能安心退休。

日期:2023-02-21

健康

飛到北極上空,他心臟驟停恐撐不到降落... 機上56位心臟專科醫神救援!脫險下機去派對慶生

實在是太幸運了!有名乘客在搭飛機途中突然「心臟驟停」,當下就算飛往最近的機場也要4個小時,空服員緊急詢問其他乘客是否有醫師,剛好有56位「心臟專科」醫師,空服人員都還沒來得及急救,乘客就已經恢復意識。

日期:2023-02-21

台股

中鋼還適合存股嗎?去年稅前獲利大減7成,2023年股息能發多少?鋼鐵股漲跌3大關鍵

公司派對於全球鋼市的展望,主要認為中國解封將開始恢復生產力,內需就有機會帶動產業多頭;至於美國鋼市則是出現打底,加上全球工業需求仍在,因此相當看好接下來的營運發展...

日期:2023-02-21

政治社會

被房價壓垮…國內「脫北」者不稀奇!「脫高」嚴重排第2,一年遷出逾7千人 專家曝三大現實面

台北房價高,脫北已是不可逆趨勢,不過台灣房屋統計內政部資料,2022年六都中有四都遷出人數多於遷入,台北市淨遷出人口達3萬7457人,名列第一,高雄市全年流失7225人,排名第二,顯示高雄也有不少人「脫高」。

日期:2023-02-20

國際總經

老婦手癢一戳「啪!128萬沒了」,昂貴藝術品瞬間碎滿地…「現場空氣凝結15分鐘」,她下場曝光

別亂碰任何藝術品!一件出自美國藝術家傑夫.昆斯(Jeff Koons)之手的作品—《氣球狗(Balloon Dog)》,竟在展覽期間遭到一名婦人因「手癢戳一下」,瞬間從展示座掉下摔碎,據悉,這件作品價值高達42,000美元(約新台幣127.6萬元),藝術品摔落的那一霎那,有目擊者形容「現場空氣凝結了15分鐘之久」,相當地尷尬。

日期:2023-02-20

退休

20年後退休,除了勞保年金,退休金還要2千萬可能才夠!給40歲提醒:中年退休準備最怕你少算4事

前幾天在今周刊看到一篇文章,內容簡單擷取如下:一位朋友在56歲時決定離開已經工作了20幾年的公司,提早退休,當時她準備了大約總值將近2千萬元的現金+黃金+股票部位,租屋在台北市區,每月房租+水電費大約是33,000元,還有高齡80幾歲的母親要奉養。她原本認為自己準備的退休金應該足夠,但隨著退休後沒有其他收入入帳,完全只能靠股票收益,偏偏今年股票又逢空頭年,加上通膨高漲,物價飆,母親的奉養費+一位外籍看護的費用,讓她覺得應該要開始縮衣節食,否則現金很快會在不知不覺中花掉大部分。我這位朋友,尚有一位高齡母親需要照顧,因為沒有住在一起,所以必須再多聘請一位外籍看護日日照護母親,加上自己是租屋在外,台北市中心的小套房一個月房租就要3萬元,加上水電等費用,起碼每月也要33,000元,這兩筆費用我估計差不多就要將近10萬元,所以不包含自己的生活費用,單是這兩筆一年就要花掉120萬元,就算準備2千萬元,差不多16年也花光了。難怪朋友現在會開始擔心手上的資金可能不夠使用。

日期:2023-02-19

政治社會

口罩令解除,為何還想繼續戴?不用化妝、免吸髒空氣,還是容貌焦慮症?「脫與不脫」的N個理由

今周刊編按:台灣自週一(2/20)起室內不用戴口罩了,除了醫療機構、醫事機構、公共運輸及特定運具等8大場所需全程配戴口罩外,其他全面放寬室內戴口罩規定,由民眾自主決定。而校園要到3/6才會放寬校園室內戴口罩規定。亞洲多國陸續取消室內口罩令,南韓是在1/30、台灣2/20,而日本也將在3/13全面實施放寬,但即使政府放寬規定,不少民眾似乎沒打算立刻完全不戴口罩,究竟是為什麼呢?歸咎起來至少有3個理由。首先是,800多天以來民眾已被要求認真配戴口罩、習慣很難立刻改變,甚至有人認為,戴口罩不用化妝、不用隨時面帶微笑也成為一種優點。紐時中文網報導,首爾研究中心CATS實驗室的文化研究學者金相珉說,口罩讓南韓人擺脫保持美麗的社會壓力,「把臉露出來會感到有些不舒服」。而《口罩的品格》一書的作者、東京聖路加國際大學公共衛生學副教授大西一成說:「如果不戴口罩,別人會盯著你看。」還有一種說法是,空污問題越來越嚴重,「戴著口罩似乎有助於讓自己不吸入太多髒污空氣」,降低咳嗽、打噴嚏和胸悶等問題。最後,不願意把口罩拿下,也有可能是產生容貌焦慮症,其實任何年齡或性別的人都有機會有「容貌焦慮」,但最常見於青少年,進入青春期後難免在意自己的外表。面對「脫與不脫」,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理由,這也是口罩令解除後,大家都需要調適的一部分。

日期:2023-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