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豐原高中的孩子,一個月前在家裡結束生命,在這之前,他在書店買了一堆喪事用的白包,灑在教室裡,再從四樓灑到三樓。
日期:2023-03-25
無論是九二一大地震、北捷隨機殺人事件、普悠瑪火車出軌…經歷這些重大創傷後,有些人可能出現PTSD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也有人從中復原。如何從那些復原的人身上,提取生命韌性的因子,應用全新的復原力科學到個人生命中?
日期:2023-03-24
和台灣人一樣,到鄉下蓋屋養老,是許多日本人的夢想。退休後該不該搬家、換什麼房,日本專家提點幾個條件,財務規畫師則說,圓夢很好,可務必要有撤退計畫。
日期:2023-03-23
今年2023年初,頂著寒流卻也滅不熄來自全台近50位大專院校生們對於學習新知與社會議題關注的熱情,抱著期待的心情報名參加台灣尤努斯基金會辦理的首屆「尤努斯扎根營」體驗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穆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d Yunus)教授所推動的格萊珉模式與社會型企業的思維。
日期:2023-03-23
放養是最困難的,要放任的不是孩子的行為,而是家長的態度。成績不會是一切,成績和分數是留給學校的,畢業後不會跟著你。
日期:2023-03-23
英國知名專欄作家特納應觀光局邀請,2月底首次前往台灣,今天在「泰晤士報」分享見聞。她提到,不同於許多英國人的想像,在台灣感受不到戰雲密布,且「現在沒有比台灣更迷人的地方」。她並說,與鄰居相處不易的島嶼(台灣與英國)該相互支持。
日期:2023-03-23
每每我問大家為什麼希望做某件事、買某個東西、達成某種目標、或是協助某個人時,得到的回應確實各有不同──但這僅限於一開始,如果我繼續追問「為什麼」,得到的答案聽起來就都一樣了。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行動或決定讓自己感到快樂、安全、或無後顧之憂。換句話說,驅動我們的就是生活滿意度。舉個例子吧,想像一下你心目中最無私的行為(純粹出於善意的行為),然後問大家為什麼要這麼做。根據我的經驗,如果我繼續追問「為什麼」,對方可能會開始說:「因為這就是應當做的事啊。」然而,當我追問「這為什麼是應當做的事?你為什麼要這麼做?」,到頭來大家都會說,因為那讓他們覺得自己是個全人、活得有目的、或者感到快樂。
日期:2023-03-23
我的美國爸爸是一名機師,60 歲就屆齡退休,已經離開波音747 的機長室25 年了。他一直都在聯合航空工作,屆滿60歲之後,他在1990 年5 月的某一天完成了職業生涯的最後一趟飛行。從東京成田機場出發往紐澤西紐華克的直飛航班,結束37 年的機長生涯。
日期:2023-03-23
瑞士信貸銀行(Credit Suisse)減記170億美元CoCo Bonds,直接變「龜苓膏」引發市場譁然。《存股助理電子報》有許多訂閱戶是中高齡讀者,我們擔憂未來他們會受到不當推銷誤踩地雷,故這期電子報對CoCo Bond以及TLAC債券做一個詳細的介紹。
日期:2023-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