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6 4年,紐約萬國博覽會上出現了一個對於21世紀消費者都不陌生的產品:「視訊會議系統(Picture Phone)」。在那個通訊尚未普及、科技產品也不夠到位的年代,這項劃時代的產品並沒有受到太多關注;而60年後的今日,電腦、平板及手機普及,再加上5G基礎建設的佈建,讓視訊會議成了再自然不過的事情。可見,創新的點子從來都不曾缺少,但出現在對的時間點才能被引爆,如同「時勢造英雄」,這句話放諸全球創新創業發展的藍圖裡一點都不為過。
日期:2024-12-25
知名作家瓊瑤在周三(12/4)選擇在自宅結束自己生命,讓社會大眾相當震驚也不捨,她在(12/3)周二還和與網友留言互動,內容中似乎早已預告即將離開,而這可能就是瓊瑤認為的「自主尊嚴死」,但協助其發布預先寫好遺書的秘書,卻可能涉及遺棄罪。
日期:2024-12-06
今周刊編按:華語文學界翹楚、知名作家瓊瑤,創造出許多文學經典,其改編的戲劇更視捧紅無數藝人,怎料週三(12/4)卻傳出在淡水家逝世,享壽86歲的消息。而她和丈夫平鑫濤曾在東區住了40年的別墅「可園」,過去劉文正、林青霞等影視大咖都到訪過這,但2021年通過危老重建案拆除,與建商合作改建豪宅「將捷之琚」,預計每坪將落在250萬元、市值約25億元,她的媳婦何琇瓊表示,大概花3、4年就可以完工。《今周刊》2011年曾報導瓊瑤的舊居,這棟占地200多坪的7樓獨棟別墅「可園」,根據地籍資料顯示,瓊瑤是在1980年買下這塊土地,也就是她與平鑫濤結婚隔年取得,產權登記在瓊瑤、瓊瑤與前夫所生的長子陳中維、孫女陳可柔、陳可嘉名下,由於取得時間長達30年,若以當年成本換算,增值幅度至少數10倍。不愛出門的瓊瑤,丈夫平鑫濤為了她把「可園」布置成溫馨的家兼辦公室,兒子陳中維、媳婦何琇瓊以及兩位孫女,一家六口住在一起。隨著危老重建案拆除遷出「可園」搬到淡水的瓊瑤,搬到淡水「雙映樓」,她今年3月在臉書上發文「我覺得,自從搬進雙映樓,我好像越活越小了!我所謂的小,不是容貌,而是心境。」如今,心愛舊址改建完工的樣子,瓊瑤已經來不及看到了。最後,她的臉書上家人好友代發其最後遺言給親愛的朋友知音們,「不要哭,不要傷心,不要為我難過。我已經『翩然』的去了!」
日期:2024-12-04
知名作家瓊瑤週三(12/4)辭世,享壽86歲,根據媒體報導,瓊瑤是在淡水家中輕生,遺體旁附有遺書。根據壹蘋新聞網報導,瓊瑤週三下午1時22分在淡水區住家輕生,63歲兒子說母親留有遺書,交代秘書中午回家看看,入屋後才發現立即通知119,救護人員獲報到場發現其在房間內輕生,已無呼吸心跳,明顯死亡未送醫。消息傳出後,瓊瑤的臉書上家人好友代發其最後遺言。
日期:2024-12-04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北分署吳姓公務員疑遭分署長謝宜容職場霸凌輕生,勞動部20日晚間將將謝宜容記2大過免職,總統賴清德、行政院長卓榮泰分別透過臉書和記者會道歉。謝宜容晚間則是透過書面表示「歉意」,她坦承自己情緒管控不佳,但是公務員不幸身故事件,跟她領導管理風格、行為作法無關。謝宜容委任律師也在晚間出具長達5頁、共12項聲明,措辭強烈,其中質疑媒體不實報導、質疑網友貼文、留言、攻訐內容悖離事實,強烈傷害謝宜容「社會名譽」,衍生網路公審效應,請新聞媒體社群平台等能更正刪除或修正內容。律師聲明也指出,新聞報導和網路留言已造成政府相關部門調查,陸續出現便宜行事、朝令夕改、未審先判等處置亂象,無視正當法制流程暨當事人程序保障等失當情事,均非一真正法治國家社會下面對法律事件之應有正常處置狀態。
日期:2024-11-20
我的許多台灣朋友在選舉前後都強烈批評川普。我告訴他們,應該停止過度關注自己無法控制的事物,並正視現實,他們只有兩個選擇:加強防衛,或者開始與中共談判。我的結論是將來的川普政府是美國開清單,台灣買單。
日期:2024-11-15
人人都希望能有尊嚴的離世,而所謂的尊嚴似乎與能否自己處理衛生問題、不假他人之手有關,然而尊嚴的價值真有這麼微不足道嗎?
日期:2024-09-24
民眾黨走上街頭開戰!黨主席柯文哲被收押後,民眾黨昨發集結令,號召小草集合,展開全國宣講,首站今晚將在立院群賢樓前登場。民眾黨7日痛批,政府動員國家機器、司法政治追殺,「今天是柯文哲,明天可能是任何人」。
日期:2024-09-08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因京華城容積案,涉圖利威京集團逾200億元,遭裁定收押禁見,引起國內外關注。對此,日本資深媒體人矢板明夫認為,雖然還不能判斷此案件最終的結果,但從今以後,官司纏身的柯文哲要滿血復活的可能性已經微乎其微。北院的決定意味著,在台灣政壇上演了10年的「柯文哲劇場」落下了帷幕。律師林智群在臉書表示,「阿北被押,其實沒什麼好高興的!」,這代表素人參政,最後還是倒在財團的誘惑下。
日期:2024-09-06
「我打倒怪物了,總算可以鬆一口氣……」2018年3月,滋賀縣守山市野洲川的河畔邊,找到一具沒有四肢和頭部的屍體。屍體嚴重腐敗,分不清是人類還是動物。經過警方搜查,發現那是當地一位58歲的婦女。婦女和丈夫分居20多年,有個31歲的女兒,母女倆一起生活。過去就讀升學名校的女兒,受到母親高壓脅迫,重考九年醫學系仍落榜,在看不到盡頭的重考生涯,身心受創,最後崩潰弒母。對女兒來說,母親是不可能掙脫的束縛,是囚禁她整個人生的牢籠。後來警方以棄屍罪嫌逮捕女兒,並展開一連串審訊,最終突破女兒心防,坦承弒母。在審訊過程中,母女之間的種種遭遇與回憶一一展露人前……「她拿水泥磚砸爛我的手機,我覺得她砸爛的不是手機,而是我的心。我沒辦法再忍下去了……」「我和母親的心結,是多年來的積怨造成的。母親對我有強烈的不信任感和恨意,這些負面情緒沒人化解得開,即便到現在也是一樣……」「這一切非要等我們其中一方死亡,才會真正結束。」最終女兒被判15年有期徒刑,法官判決時說,贖罪後,請走出自己的人生……這在我們來說如此理所當然的事,對她而言,卻要花四十年的力氣才能走到。曾擔任司法記者的筆者,到獄中採訪女兒,透過30封書信交流,共同撰寫這部驚心動魄,最後卻讓人得到安慰與療癒的紀實作品。
日期:2024-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