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諾貝爾經濟學獎由3位美國經濟學家柏南奇(Ben S. Bernanke)、戴蒙德(Douglas W. Diamond)以及戴布維格(Philip H. Dybvig)共享殊榮,以表彰他們對「銀行業和金融危機的研究」。
日期:2022-10-10
相信大家在求職過程中,多少都碰過面試這個關卡,在面試結束的尾聲,通常主管或人資都會說「有什麼問題都可以提問」,這時候該怎麼回答呢?真的「什麼都可以問」嗎?
日期:2022-10-06
「我到內湖某科技公司面試,主管除了問身高體重外,還問我星座血型、家中排行、結婚計畫等,這些與工作能力無關的私人問題,我可以拒絕回答嗎?若我因此惹惱面試官,未能被錄取,該怎樣主張自己的權益?」一位求職者問我這個問題。
日期:2022-10-05
「我們公司員工跟公司申訴說她被同一棟大樓其他公司員工跟蹤騷擾,請問我們公司要怎麼因應?有什麼法律責任?」一位外商公司人資長問我上述問題。
日期:2022-09-12
編按:台南市驚傳30多歲女子,疑似不滿丈夫長期暴力對待、又被出言恐嚇,忍無可忍下,拿事先準備好的熱水朝還在睡覺的丈夫潑灑,後持刀砍殺丈夫,最後送醫不治。其實夫妻兩人早在2015年、2020年就曾因為言語衝突通報,女子被捕後坦言,真的對丈夫是無法再忍下去,才會痛下毒手,而社會局也介入協助安置2歲兒子。社會局表示,如果遇到家庭暴力危機衝突,務必設法離開現場、迴避衝突,若是需要婚姻諮商或心理輔導,都可撥打113保護專線由專人協助,或向各地方政府家庭暴力防治中心求助。----------------------1998年6月26日上路的《家庭暴力防治法》,在台灣已經實行24周年。《家庭暴力防治法》簡稱家暴法,是為防治家庭暴力行為及保護被害人權益而制定的法令。立法起因於1993年的「鄧如雯殺夫案」。鄧如雯及身邊家人均長期承受來自於丈夫林阿棋的暴力虐待,鄧如雯15歲時即遭林阿棋多次強暴懷孕,在林多次暴力脅迫其家人及小孩後,被迫與林結婚。婚後鄧如雯曾因不堪毆打而離家,但又因林到其娘家大肆施暴及恐嚇全家,甚至揚言強姦鄧的妹妹後將其賣到妓女戶,使鄧如雯不得不返家。連鄧女與林男生下的兩個幼子也無法倖免,甚至遭林提起孩子投入洗衣機內啟動機器成傷。鄧如雯歷經7年的暴力凌虐,終在林又恐嚇殺鄧全家時,鄧為保護家人而趁趁林熟睡時,將林殺害。當時因為相關法令規定不足,使之求助無門,以致犯下此案。事件過後,引發社會討論,婦女權利團體亦開始催生家暴法的訂立。1998年6月,台灣全面實行民事保護令制度,是亞洲第一個實行家暴法的國家。(原文刊登於2019/7/30,更新時間為2022/6/16)
日期:2022-06-17
從過去至今,相信多數人都稱呼媽媽的父母為「外公、外婆」,只是,大家是否有疑惑過,為什麼要多一個「外」字呢?如今經教育部調整,改善這項具「性別歧視」的說法,以後統稱「祖父、祖母、阿公、阿嬤」,不用再有內外之分。
日期:2022-02-12
國內重量級永續創意指標、「2021第五屆資誠永續影響力獎」於11月11日盛大舉行頒獎典禮,總計40多件參賽作品,創下歷年新高,競爭激烈。其中,家樂福《改變,從看見動物開始》及若水國際《Tech for Good 打造身障就業新可能》脫穎而出,分別奪得「企業永續組」及「社會創新組」金獎榮耀,再加上銀獎、銅獎、特別獎作品共18件獲得評審團肯定。獲獎單位橫跨公私部門,於頒獎典禮中齊聚一堂,交流落實永續作為的最新創意,一同在永續發展的道路上攜手前行。
日期:2021-11-16
懷著理想回國任教,身為婦產科專科醫師的玉山學者黃韻如,將所有女性必須定期面對、卻常被忽略的生理期,與社會學、經濟學等領域連結,開出亞洲第一門探討月經的通識課程。
日期:2021-10-13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將「年輕女性」與「貧困」一詞相連結。對於女性來說,15、16歲到25、26歲,正是人生最耀眼的一段時光。人們認為外表光鮮亮麗的她們,大部分在幾年後就會結婚,並且安穩地過日子。因此一般人會認為,年輕女性是與「貧困」最不相干的一群人。但是在現代社會,已經有人指出在年輕女性背後,「看不見的貧困」。電視臺這次決定讓我們負責採訪貧困女性。在採訪過程中,我們遇到許多擔任約聘員工的女性,既不會加薪,也沒有升職,說不定什麼時候合約就被中止了,而她們只能選擇這種不穩定的工作,勉強度日。在此,就讓我們來正視她們時時刻刻如履薄冰的生活。
日期:2021-05-30
在職場生活中,同事間常會有一起訂餐、揪團等小確幸活動,但英國卻有一名女性因為公司同事訂比薩沒揪她,也刻意忽視她,成為「職場霸凌」,她一氣之下告上法院,獲判賠2.3萬英鎊(約88萬元台幣)。
日期:2021-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