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榮總醫院胸腔部呼吸治療科主任柯信國,據傳周五(1/24)凌晨過世。北榮院長陳威明心痛表示,周四晚間接到柯信國兒子電話告知爸爸OHCA,感到十分震驚,立即召集各醫療團隊於北榮待命,經1個半小時急救仍回天乏術,柯信國今年才53歲,「痛失英才」,對醫院、醫界來說是很大的損失。
日期:2025-01-24
林秉樞2021年對當時女友、時任民進黨立委高嘉瑜毆打施暴,被依傷害等罪判刑2年9月定讞、仍在服刑,日前傳出他去年(2024年)12月18日重病住院至今。林父週三(1/22)出面表示兒子「99.9%很難救活」、已簽放棄急救同意書,但據了解,林男已拔除葉克膜、訓練自主呼吸穩定恢復中,而林男重症主因,可能與他服刑期間不愛吃正餐卻常吃泡麵有關。
日期:2025-01-22
在野黨團大砍政府預算政府總預算,不只衛福部次長林靜儀喊話立委手下留情,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也罕見發文「跪求立委諸公高抬貴手放過防疫」,他以被砍八成的大陸旅費舉例,3.4萬元的經費只剩下6800元,連去武漢考察的機票都買不起,根本是編心酸的,擔憂讓防疫工作有排擠效應。
日期:2025-01-19
美國總統拜登於美東時間15日晚間8時(台灣時間16日上午9時)發表卸任演說,開頭即把以色列與哈瑪斯達成停火協議歸功於自己,並交由新政府大力實施,隨後開始讚揚美國,稱「自由女神像不會靜止不動,她正在前進」,並誓言將權力和平移交給候任總統川普,但警告寡頭政治正在美國形成。
日期:2025-01-16
在醫療糾紛案件中,扮演「還原真相」關鍵角色的刑案醫事鑑定,從二○二四年至今幾乎全面停擺。由於醫界拒絕按《刑訴法》新制具名鑑定,加上政府跨部門溝通消極,民眾訴訟權持續被犧牲。
日期:2025-01-08
《病人自主權利法》於2019年正式施行,據衛福部統計,2024年「預立醫療決定意願」人數新增25,816人,累計簽署人數為93,981人。分析2024年數據,新簽署者仍集中在50歲以上熟齡族群,最大宗落在60~69歲,其次為70~79歲與50~59歲,趨勢與簽署安寧意願者相符。顯示熟齡者對「善終」的企盼與意識強烈。然而病主法上路即將屆滿6周年,預立醫療決定簽署率仍無法突破台灣1960萬名成年者的1%,人數更遠遜於「預立同意安寧意願註記」的百萬人次(1,031,599人),甚至遠低於「同意器官捐贈」的643,795人。為什麼民眾簽署意願如此低落,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日期:2025-01-03
旅遊,也可以挑戰自我?荒野旅人的特色化旅程讓您走訪一場跨過挑戰的旅途,獨特的登山旅遊體驗,讓您的旅程踏上非常與眾不同、令人想像不到的世界級自然美景。
日期:2025-01-03
今年入冬首波強烈冷氣團正式報到,強度挑戰寒流等級!中央氣象署持續發布低溫特報,今(28)日會愈晚愈冷,估今晚、明晨有10度以下低溫、部分平地最低氣溫將降至6度左右,有機率創入冬以來的最低溫紀錄。此外,受到氣溫驟降影響,據消防署統計,自25日聖誕夜當天至27日短短三天時間,全台緊急救護「非創傷心肺功能停止(OHCA)」人數就高達112人,醫師提醒危機時刻及隱形高危族群一定要多留意。
日期:2024-12-28
頂著台大名醫光環,因葉克膜、太陽花學運打開知名度的民眾黨主席柯文哲,連兩屆當選台北市長,甚至一度角逐總統大位,曾被視為備受期待的第三勢力,如今重重跌落神壇。因涉貪被起訴的階下囚、人設逐漸崩解,或許這一切要從錯綜複雜的「亂帳門」開始說起,《今周刊》本篇就帶讀者回顧柯文哲的投身政治之路。
日期:2024-12-26
2024年12月25日,全台灣有12名縣市長執政滿6周年,《今周刊》在年底推出系列專訪報導,希望了解這些縣市長在最後2年任期中,規劃達成的城市治理目標和政策行動。報導中,《今周刊》也邀請12個縣市議會的朝野黨團幹部,提出對縣市政府未來2年的施政建議,期盼促成良性的府會交流。
日期:2024-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