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務社工從心理、社會及環境等層面,提供病人及家屬全方位的支持,同時扮演醫療團隊中的溝通橋樑,協助病家順利度過疾病的低谷,是全人醫療團隊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他們的努力與貢獻值得被重視。
日期:2024-11-14
安寧醫師朱為民的演講中,往往以父親的故事開頭:「2013年,我的父親81歲。一天清晨,他在家裡運動的時候,不小心跌倒撞到頭,然後就倒地不起,不省人事了…。」從父親倒下、失智、無法行走,到2017年離世,他寫下父親的生命故事,也分享他在安寧病房的觀察,影響和啟發許多人重新思考「我為何而活」,又要如何跟父母好好告別?而最終獲益的仍是他自己,「父親離世時身上不插一根管子安祥地走,是每個人最終的心願。」
日期:2023-02-06
「人生最大的遺憾就是後悔!我沒辦法叫癌細胞消失,但我希望可以跟我愛的人好好說再見。」28歲的癌末患者陳雅君,歷經5年多的抗癌治療,最終仍無法阻止癌細胞擴散。在得知藥物治療已到達限度,她決定為自己辦一場「生前告別式」,邀集至親好友齊聚,一起聊從前、好好說再見。
日期:2022-12-20
「不是人」、「生不如死」是我在手腳被約束起來二個小時後,腦中出現的字句。
日期:2020-07-01
良好的醫病關係相當重要!有些塔外人士對醫病關係不以為然,覺得自己住院就是不舒服、有付健保費就是大爺,你們這些護理師,沒叫你們跪著上拖鞋就很客氣了,是在秋什麼?這位大爺,容我向您解釋一下,為什麼說合理對待護理師,是真心誠意為您好。
日期:2019-09-25
七十歲的許阿伯(化名)一坐下來,手指頭便飛快地在琴鍵上來回移動,不論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聖誕快樂》,亦或是經典民歌,許阿伯頭也不抬,樂譜早已深深刻印在他的腦海裡。「我年輕時在鋼琴酒吧,彈一個晚上,小費好幾千元呢......」
日期:2018-08-17
十年前我獨自到芬蘭採訪老人運動,像是翻觔斗、倒吊吊環,引起很大轟動,不論運動科系和醫療界都眼睛為之一亮,消息陸續轉傳,還被多所大學當作教材。
日期:2018-05-28
蔡爺爺和蔡奶奶在台北市獨立生活,日前,88歲的蔡爺爺因腸胃道問題住院,沒想到出院後,蔡爺爺日夜不分、吞嚥困難,擾亂了夫妻倆原本平靜的生活。而住在桃園市的兒子,背負著照顧父母和自己家庭的責任,負擔很重,日常生活也被打亂。
日期:2018-03-05
投保容易理賠難?根據金融消費評議中心資料顯示,消費者申訴,以壽險理賠類糾紛居冠,不論是雙方認知落差,或消費者對保險契約內容誤解,造成理賠申請困難。為了捍衛民眾權益,《今周刊》特別列出最新統計的五大壽險理賠爭議,帶你一次搞懂背後真相。
日期:2016-01-21
一九六九年,台東基督教醫院在宣教士的努力下成立,破舊的小醫院,守候東台灣居民的健康,產生過四位醫療奉獻獎的得主。四十多年後,東基仍在社區的需要上,看到自己的新使命。
日期:2006-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