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部長唱了「母親的名字叫台灣」。他深情地唱,台上台下遊走著。我強烈地感受到他對台灣的愛!他是多麼用心地去唱這首歌!第一次我認真地聆聽這首歌詞!
日期:2020-02-14
48歲林先生日前帶老婆和小孩到木柵動物園玩,從停車場走到會合點,短短500公尺距離,他竟然因為覺得喘不過氣,休息了5次才走到,被老婆笑是「肉腳」,後來也沒辦法全程陪同家人出遊。回家後,自覺症狀有緩解,就繼續日常生活作息。沒想到,林先生最近又出現噁心、手麻、背痛、呼吸不順、額頭冒冷汗等症狀,就醫檢查,才知道他的左前降支血管幾乎完全阻塞!緊急安排心導管安裝支架治療後,幸運挽回一命。
日期:2020-01-01
根據衛福部107年死因統計,心臟病是國人第二號殺手,共造成21,569人死亡,平均每24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病。尤其最近天氣轉涼,早晚溫差大,因心肌梗塞送醫的案例層出不窮,提醒日常生活要注意7件事,遠離心血管奪命危機。
日期:2019-11-18
天氣轉涼,心臟病風險跟著上升,尤其要注意「狹心症」,也就是心臟冠狀動脈阻塞,高血壓、高膽固醇、缺乏運動等族群都要提高警覺;飲食方面應以低鹽為原則,因為吃太鹹會造成血壓上升,增加動脈硬化、心肌梗塞的機率!
日期:2019-10-28
63歲吳先生有高血壓,某天假日他在家休息,不料下午四點左右,突然開始覺得身體不適、胸悶、胸痛、冒冷汗、感覺無法呼吸,家人立即將他送醫,確診是心肌梗塞!
日期:2019-10-18
天氣轉涼,心肌梗塞的好發季節來臨!心肌梗塞的發生與三高、壓力大、生活習慣不良等都有關係,其中,不當飲食的影響不可小覷,若經常吃高油、高膽固醇、高熱量、高鈉鹽的食物,小心增加血管阻塞風險。
日期:2019-10-15
《財訊》雙週刊主導的「全台智慧城市大調查」已邁入第5年,哪些痛點在這些年來因為智慧而獲得改善?哪些問題還有待改進?在交通、醫療和建築領域,本刊將持續長期追蹤。
日期:2019-09-05
「不可傷害病患」(Do no harm),是全球西醫學生都曾宣誓遵守的最高價值,因為治療並不總是有益無害,有時對人體的影響更不是立即可見,需要醫師審慎評估。但在台灣,由於健保支付制度的財務誘因,以及民眾對疾病的恐懼,出現許多非必要的「過度醫療」行為,不僅浪費健保資源,更可能傷害病患健康。唯有建立正確的醫療品質觀念,才能分辨醫療行為的合理性,避開無處不在的過度醫療陷阱。
日期:2019-04-08
香港泳壇未來之星杜敬謙,受訓時意外猝死,醫師解讀其死因可能是心律不整所導致。明明沒看到心上人,卻莫名地小鹿亂撞;睡覺時,竟被自己的心跳聲給擾醒。什麼樣的心律才叫「正常」?
日期:2019-03-27
「不可傷害病患」(Do no harm),是全球西醫學生都曾宣誓遵守的最高價值,因為治療並不總是有益無害,有時對人體的影響更不是立即可見,需要醫師審慎評估。但在台灣,由於健保支付制度的財務誘因,以及民眾對疾病的恐懼,出現許多非必要的「過度醫療」行為,不僅浪費健保資源,更可能傷害病患健康。唯有建立正確的醫療品質觀念,才能分辨醫療行為的合理性,避開無處不在的過度醫療陷阱。
日期:2019-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