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許毓仁日前參加由英國牛津大學舉辦的牛津辯論會(Oxford Union Debate),辯論主題是:「本院相信台灣的未來在於與中國統一」(This House Believes Taiwan’s Future Lies in Unifcation with China)。許毓仁代表反方,他採取反證法的策略,引述歷史事實,指出台灣從未被指是中國的一部分,並強調,台灣未來應由2300萬人民決定,而非掌握在任何一個政府。 辯論過程中你來我往,充滿英式幽默嘲諷,酸言酸語更是常態。辯論結束後,結果反方以265:152,獲得勝利。許毓仁表示,會後有很多牛津學生、校友跑來,感謝他為台灣發聲,許毓仁則說:「我只是說我深信的事。」最後,許毓仁感性在臉書寫下:「我內心很激動,心想一個從高雄夜市長大的小孩,何德何能能在牛津辯論會上發表演講,時已過午夜,牛津的街道上依舊熱鬧喧囂,大圓的月亮高高掛著,我的身影映照在牛津的街道,對於未來的路更加確定。」
日期:2025-03-28
傳統書店大多是被動地等待客人上門買書,在書店文化多元發展之下,「新世代書店」應運而生。它們主動用各種活動或新媒體作為媒介,將知識傳播出去,用更多元的方式開啟民眾對閱讀的想像。
日期:2025-02-12
許陽明與我的團隊,這三十年來參與搶救文化資產,成功指定與登錄為法定的文化資產,已經超過一百多件。其中很多指定的過程,如蔡瑞月舞蹈社、台北酒廠華山文創園區、台灣煉瓦會社打狗工場、總督府氣象台阿里山觀象所、原日軍台南衛戍病院(成大力行校區),到現在我國最大的國定古蹟鐵道部台北機廠等等,都充滿了激烈衝突與論戰。因此許陽明在其超過三十萬字的新書《從日治「天狗庵」到民國「中山樓」-北投·草山溫泉歷史「再發現」物語》中,特別寫下「重大的文化保存案,總是周旋在意識形態、政治與經濟的糾葛及利害之間」。許陽明也說「如果凱撒是指公權力,而繆思是指創意發想與公共討論,則文化政策與文化建設,很多時候,總是凱撒與繆思之間思辯與交手的結果…但凱撒公權力的舞使,如何與繆思攜手相處並進,則永遠是一項課題。」所以我特別內舉不避親,為許陽明的新書,寫了一篇長文《「凱撒」與「繆思」之間的思辯與交手》,特予推薦這本許陽明花了四年時間書寫,近年出版界難得一見640頁,超級大部的新書。
日期:2025-01-02
賴清德出席《今周刊》總統與青年論壇,大談教育理念,更與青少年針對四大議題交流、思辨,從技職教育聊到中共滲透,宛如一場大型公民課。
日期:2024-11-20
《公投法》修法排入立法院議程,國民黨重提綁大選,還將官員的政治責任擴大為法律責任。公投制度的檢討,不該被政黨結合選舉進行政治操作,否則無益公共政策的民主論辯。
日期:2024-11-13
第五屆「蔡萬才台灣貢獻獎」秉持著蔡萬才總裁「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信念,期望透過這獎項表彰對台灣有卓越貢獻者,激發出台灣各角落更多正向的力量,為台灣社會創造更多美好。本屆得主《科學月刊社》及天下雜誌群創辦人殷允芃女士,是知識報國的最佳典範;而特別獎得主陳雲址醫師則是全心奉獻己身於偏鄉醫療。他們對於台灣這塊土地的熱愛與奉獻,令人感佩!
日期:2024-10-09
113學年度分科測驗考試成績上午9時公布,大考中心網站公布成績統計資料,包括各科級分人數百分比累計表及5標。其中,最多人報考的數學甲考科的頂標為45級分,高分群考生百分比較前兩學年增加。被補教老師稱是「整學生」的公民與社會考科僅中分群百分比較低,大考中心主任張新仁認為,該考題反映命題老師對新課綱的實踐。
日期:2024-07-29
前台灣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巫和懋今天凌晨病逝,享壽72歲,他鑽研賽局理論、不確定狀態經濟學、應用個體經濟與國際貿易,留下大量著作。台大管理學院師生對他的逝世表示哀悼之意。
日期:2024-05-04
四月二十三日,「死刑違憲」憲法法庭言詞辯論登場,五個月內,大法官將對釋憲案作出判決。若死刑被判違憲,下一步該怎麼走,如何與八成反廢死的民意溝通,無疑是新政府大挑戰。
日期:2024-04-30
劇作家奧斯卡·王爾德曾說:「我們都生活在陰溝裡,但當中仍有人仰望星空。」浩瀚神祕的星空讓人充滿希望,跟著天文迷與太空科技專家解謎星象,重新探索無垠天際,循著2024年難得一見的天文奇景,規畫一場別開生面的天文小旅行,為生活帶來難忘驚喜。
日期:2024-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