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說,戀愛是兩個人的事,結婚是兩家人的事。這話相信已婚的女人一定十分體會。不管是公公婆婆、還是姑嫂妯娌,都帶給女人非常多的壓力,這並不是說這些公婆或姑嫂就一定是壞人,恰恰相反的,就是因為他們都是好人,可是大家成長背景不同、觀念也不同,如果是朋友,想法不同就別再來往就好,可是親戚怎麼能不來往呢?
日期:2018-12-19
「我們不要做全世界最大的水泥廠,不要做最賺錢的公司,台泥要對社會、員工、股東三方負責,我們要賺合理利潤,不是最大利潤。」這條路上,還沒有腳印;張安平率領台泥一步踩上去,堅定,沒有疑慮。
日期:2018-12-19
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我們花更多時間在透過網路和價值觀相近虛擬社群交流,在無意間加強以價值觀為核心聚集的同溫層,我們的虛擬身份(臉書/Line/IG)在人際互動上的重要性也逐漸提昇,乃至於我們活在一個個以價值觀為核心、由網路構築的同溫層培養皿中。
日期:2018-12-14
2003年4月15日台灣「蘋果日報」創報,此前我到內湖報社向社長杜念中報到,接下來的15年就在這個環境工作,酸甜苦辣五味俱陳,清楚認識到香港企業家辦報與台灣文人辦報的巨大不同。
日期:2018-12-12
低薪、過勞,造成此現象的原因,就是我們勞基法給予資方無限權力來彈性使用勞動力,使得勞動力的再生產無法完成,讓台灣成為「過勞之島、無後之國」。
日期:2018-12-07
20210805編按:中央研究院余英時院士(1930-2021)於今(2021)年8月1日晨間於美國寓所睡夢中逝世,享耆壽91歲。余英時院士為全球極具影響力的史學大師。他深入研究中國思想、政治與文化史,貫通古今,在當今學界十分罕見,尤其是思想史和文化史方面的研究,皆扮演開創性的角色,更提出許多發人深思的議題。學術研究之外,他亦為具社會關懷、維護自由民主價值之公眾知識份子。2014年獲得首屆唐獎漢學獎殊榮後,為鼓勵年輕學人投入人文研究領域,委託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設置「余英時先生人文研究獎」,提攜後進不遺於力。余院士1930年出生於中國天津,先師從國學大師錢穆,後赴美國哈佛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專長以現代學術方法詮釋中國傳統思想,為當代最具影響力的華裔知識分子,西方學界皆推崇其為二十一世紀中國史學之泰斗。余院士為美國普林斯敦大學榮譽教授,曾任美國密西根大學副教授、美國哈佛大學教授。一生獲頒多項海內外學術榮譽,包含1991年獲行政院文化獎、2004年美國哲學會(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院士、2006年美國國會圖書館「克魯格」人文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John W. Kluge Prize)、2014首屆唐獎漢學獎等,並於1974年當選本院第10屆院士。余英時曾於2018年接受今周刊電訪暢談民主、兩岸,「談台灣,民主不該憑情緒,政黨輪替非你死我活」、「論中共,人心最重要,世界的不滿已到臨界點」以下為電訪內容:
日期:2018-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