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念書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念書共有1332項結果
台股

楊倩琳的理財三招 啟動小資女脫貧之路 她用月薪25K 四年滾出百萬留學金

越是領死薪水,越不能呆呆存錢,這是炘世紀數位資訊營運長楊倩琳的理財哲學,她年輕時也只是小資族,卻摸索出理財方法,快速累積她人生的第一桶金。

日期:2016-11-03

聰明理財

效法大師》劉少勲月存四萬當本金 滾出三千萬 爆肝上班族苦學投資 用2招年領百萬股息

擁有博士學位、一份人人羨慕的好工作,劉少勲卻每日超時工作,最後身體出狀況;直到下定決心學習投資,才讓現在的自己不為錢煩惱,專心做有興趣的事業。

日期:2016-10-27

焦點新聞

公主另一面》擔起四千億帝國 也升格新手媽媽 產後「褲子扣不起來」 她用衣服蓋著就上工

台灣唯一入榜《財富》「最佳女企業領導人」的蔡佩君,步入家庭後,面對幸福的定義,也有她不能妥協的執著與認真。

日期:2016-10-13

話題人物

陳致元,《Guji Guji》譯成近20種語言、改編成舞台劇上演 童書界「小飛俠」 繪本走紅國外13年

他在台灣土生土長、沒學過畫,卻用畫筆和故事翻越語言、文化隔閡,屢奪國際獎項。去年他的繪本獲瑞典「小飛俠獎」,是幾米後的台灣第二人。談到創作,他最感謝媽媽⋯⋯。

日期:2016-10-13

生活消費

就是不一樣選品店

比起一般商店,「選品店」(Select Shop)是個很特別的存在。店內一件件商品彷彿會說話,說著店主人認同的風格,也說著商店的主張。上門的客人,不只是買商品,更是參與了空間的提案。這種人與人、人與商品之間看不見的精神交流,正是魅力所在。

日期:2016-10-13

個人成長

當下治癒不了的傷痕,不會永遠消失,只是晚一些面對

「愛家人是一種義務嗎?家人理所當然要是同一個群體嗎?有家人一定比較快樂嗎? 然而,我們生來就無法決定家人,卻因為『家和萬事興』的框架而必須相愛。 你也得了家人這種病嗎?你有沒有想過,你的『家庭』應該要由你自己來決定!?」

日期:2016-10-11

美食旅遊

勾勒青春回憶的西班牙小酒館

滿臉笑意的德國經濟辦事處處長賀安德(Andreas Hergenröther),一談起啤酒、西班牙生活和台灣美食,齜牙笑得更燦爛,「有一句話說,『啤酒是德國人的液體麵包。』對我而言,它更是認識朋友的最佳媒介。」

日期:2016-09-29

焦點新聞

台灣官僚病大體檢》 誰綑綁了35萬公務員?

政府,可看成是全台灣資本額最高的一家公司,從你的生老病死,到整個國家的發展,都掌握在它手上。但,它也是全台灣最沒效率的一家公司,政府體系僵化,正拖累台灣的競爭力。《今周刊》抽絲剝繭,從一輛機車的採購案開始,帶你深入了解公務員被綑綁的真相。台灣,需要一場從基層到最高層的公務體系大改革,而這場改革,需要你我一起投入。

日期:2016-09-29

話題人物

酷瞧蔡嘉駿向身邊的人學習 卻沒看完過一本書 他高職畢業 統領遊戲橘子網媒大業

今周刊編按:文化部週二(3/14)發新聞稿表示,文化部報請行政院同意由現任文策院董事、台灣新媒體暨影視音發展協會(NMEA)理事長蔡嘉駿,接任文策院董事長,前文化部政次彭俊亨回鍋接任台灣生活美學基金會董事長。文化部長史哲表示,兩位董事長分別深根藝術領域、內容產業多年,此次接任文策院、生美基金會職務,可謂「專業分工、適才適所、缺一不可」,將帶領文化藝術產業齊頭再精進。蔡嘉駿現任「臺灣新媒體暨影視音發展協會(NMEA)」理事長、文策院董事,曾任東立出版社總編輯、華義國際數位娛樂執行長、韓商YNK臺港區董事長、韓商Hanbit Soft臺港區執行長、酷瞧新媒體執行長等。曾經引領臺灣選秀風潮、創下超高收視率的《星光大道》、《天團星計畫PLAN-S》,以及多部網路影劇作品《深藍與月光》、《可惡!把我的青春還給我》、《富錦街上的那些故事》等,皆由其監製。史哲認為,蔡嘉駿經歷涵括漫畫、遊戲、廣告、影視、新媒體、國際娛樂產業等,近年更透過新媒體協會運作,掌握國內影視產業內容開發、製作、銷售及資金問題,並與國際影音串流平台Netflix、Disney+及韓國官方、民間影視機構等建立良好互動關係,是相當難得熟悉多元內容產業的前瞻性、綜合性、國際性人才,「相信蔡嘉駿將是接棒帶領文策院再精進的關鍵人物」。今周刊曾於2016年9月專訪蔡嘉駿,當時他擔任酷瞧新媒體執行長,以下為專訪內容。(原文刊載於2016/9/15,更新時間為2023/3/14)

日期:2016-09-15

話題人物

超夯寶可夢的GPS技術 胡國強是重要推手 台灣差矽谷多遠?聯電前董座這樣看

在矽谷創業、曾任聯電董座的胡國強,見證四十年來矽谷、台灣到中國半導體的輝煌歷史,這位「半導體尖兵」薈萃半生的經驗與心得,寫成回憶錄,提出台灣科技業的挑戰。

日期:2016-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