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志業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志業共有349項結果
退休

用鏡頭為罕病童發聲 導演施祥德靠12分鐘征服國際影展評委

一部片長十二分鐘的公益短片《用心飛翔》,跨海感動人心,讓新銳導演施祥德首度以台灣人之姿,奪下溫哥華國際華語影展最佳導演獎。平實且真誠的鏡頭背後,其實是一個電影人對社會弱勢的關懷。一個曾淪落到口袋只剩32元、四年都沒收入的年輕導演,正用著他的鏡頭,向世界發聲。

日期:2019-02-20

政治社會

郭台銘開粉絲專頁講人生志業 留言還抽簽名國旗帽

在臉書搜尋郭台銘,會出現一堆不知其真假的專頁,但今天郭台銘正式在臉書上建立粉絲專頁,該粉專表示,網路上許多以郭台銘名義開啟的臉書帳號,充斥許多似真似假的言論,而現在開了這個粉絲頁將以志業及人生信仰做為臉書基礎,且還舉辦活動要送出郭董簽名的國旗帽。

日期:2019-01-31

情感關係

文學是養分 是抵抗遺忘的武器

出版累人這件事,允晨文化發行人廖志峰再清楚不過了。諸事瑣擾,如作者不準時交稿;又如討論好要出版的作品,在最後一刻因故撤掉。讀者們也熱心,不時因發現書中內容有誤,就找出版社大發一頓雷霆。有作者要搬家,廖志峰更是大包小包地幫著收拾細軟。

日期:2019-01-30

情感關係

電影中的精華 鮮活如生命注解

有人說:「戲如人生」,這句話對喜歡電影的遠東SOGO百貨董事長黃晴雯來說,實在是再有道理不過了。

日期:2019-01-30

美食旅遊

蜷尾家創辦人有夢大聲講 要把台灣冰淇淋賣到全世界

冬日暖陽照著台南正興街,平日的中午,觀光古都略顯冷清,不過蜷尾家前方廣場上,已聚集十來個遊客,迎著和煦微風,悠閒吃著冰淇淋。

日期:2019-01-30

管理

第二十五屆國家品質獎「卓越經營獎」個人得主-淡江大學董事長張家宜 傳承淡江大學TQM經驗 致力提升高等教育品質

淡江大學不僅是臺灣第一所私立高等學府,也是施行全面品質管理(TQM)的先行者,早從一九九二年便由創辦人張建邦博士引進,再交由時任副校長的張家宜博士發揚光大,致力於提升高等教育品質長達二十六年。尤其自二〇〇四年接掌校長一職到2018年退休之前,張家宜開啟「淡江第四波」關鍵轉變,將領導承諾、全員參與、品質第一、顧客至上、流程管理、事實依據及標竿學習等七大要點,內化為淡江大學的校務經營宗旨,二〇一七年再以「智慧大未來」開創「第五波」新紀元。

日期:2019-01-19

品味收藏

拓展藝術可能疆界 以筆修行,以塗鴉度人

儘管單就字面上來看,「Candy Bird」(糖果鳥)的筆名稍嫌甜美,和筆下那一個個頭大、瞇瞇眼、布滿皺紋、表情蒼白的蘿蔔人有著一段不小差距。

日期:2019-01-16

職場

在地經理人如何培養翻轉地方的必備武器? 誰是在地經理人?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執行之「城鄉特色產業發展計畫」,目標以場域、人、產品三種面向,著重建構台灣地方產品與服務之特色營運模式;於人才育成方面,特別重視在地團隊的問題解決及營運能力,透過共伴培力輔導全台二十組「在地經理人」團隊,協助在地經理人逐步實現翻轉地方的營運提案。以促進在地安居樂業與特色產業永續發展。同時,民間力量對於在地人才養成的需求,也促使民間團隊展開新的出發,本次邀請城鄉創生的實踐者與意見領袖,分享在地經理人面對在地需求時,應扮演的角色,以及所需精進的能力。

日期:2019-01-14

傳產

翻轉城鄉!你準備好了嗎?未來的城鄉是年輕人的城鄉! 要發展城鄉產業,如何突破現況、凝聚創新能量?如何永續發展,與地方共生共存?

這幾年,從日本推動地方創生的成功經驗中,處處可見專業「經理人」發揮專長、改變家鄉的震撼人心故事,舉凡創設商業模式振興地域的木下齊、以設計解決社區問題的山崎亮,在在提醒臺灣更重視返鄉人才的培力與協助。面對臺灣城鄉發展動能不均之現況,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致力於培養優秀在地團隊,二〇一八年推動「城鄉Next在地經理人」培力計畫,由財團法人中衛發展中心執行。借鏡國內外地方特色中小企業經驗,逐步輔導在地業者穩定營運,歸納具有臺灣特色的在地營運策略,期望藉由在地經理人團隊,播下活化地方發展的種子。這項培力計畫邀請了八位翻轉城鄉的先驅者擔任夢想導師,致力於推廣及輔導國內產業建立上、中、下游合作體系,強化產業合作網絡,擘劃三個月密集的課程,透過場域見學、導師訪視、群聚交流,提供共伴式輔導協助各地經理人。本次特地邀請這八位夢想導師,分享從理念到實踐的過程經驗,探討人才培力的心得,包括對於地方創生的理解、返鄉青年實際面臨的困境以及相應的解決之道。

日期:2019-01-14

傳產

前瞻應用 描繪城鄉未來翻轉戰略

在資通訊環境急速發展的大環境下,城鄉發展計畫在戰略面無不強調科技導入在地,協助建立推廣在地品牌的重要性。而如何借助資通訊科技,結合當地人文與產業特色,強化在地品牌形象,已是不可或缺的思維。另一方面,場域作為人才群聚、活化地域的重要基地,多年經驗也砌出一套創新的經營策略。本刊邀請到地方創生實踐的先行者,為分享未來營運策略與思維。

日期:2019-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