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921 大地震,全台各地志工湧入災區,每個人都問「我能做什麼?」但這次澎湖空難,節目模擬如何組合大體、「撿屍塊」字眼被普遍使用、大家質疑「誰該負責?」台灣社會為什麼會有這些轉變?我們得好好想想。
日期:2014-07-31
印度國會大選變天,六十三歲的莫迪終結了統治超過六十年的尼赫魯—甘地王朝。焦躁的印度選民所以會出現如此戲劇化的選擇,透露了印度經濟正處在下滑、甚至崩潰的邊緣。幾年前還閃耀金磚四國的光環,早已疲態畢露。
日期:2014-05-22
中強光電前總經理李有田效法紐約中央公園,花費近一年時間,募集企業界與學界力量,成立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對一直以來營養不良的公園進行大改造,期待環境能更親民。
日期:2014-05-22
IBM前業務經理張佑輔,放棄兩百萬元年薪,投入畢生積蓄,創辦「愛樂活」社會企業,透過科技化銷售平台、網路行銷,幫助有機小農找回商機;也不吝於分享資源、經驗給有志之士,協助他們加入社會企業的行列。
日期:2014-05-22
當嚴長壽遇到科技人方新舟,兩人擦出的火花,讓教育從實體走向虛擬,師法美國可汗學院,成立「均一教育平台」,透過網路提供免費的教材,為數位落差嚴重的偏鄉,播下快樂學習的新種子。
日期:2014-04-17
《今周刊》九百期推出「跟我這樣愛台灣」專題報導,受到廣大回響,為讓更多青年夢想家被看見,我們將繼續發掘報導,讓讀者們也能一起以行動愛台灣。
日期:2014-04-10
五十萬黑衫軍三月三十日湧上凱道,創下台灣集會遊行史上的「黑潮」奇蹟,井然有序的活動背後,是數十個社運團體默默地展現台灣的街頭社會力。
日期:2014-04-03
太陽花學運在過去兩周內寫下台灣學運史上的許多不可能,其中,公民小額募資合購美國《紐約時報》全版廣告,可說是最顯赫的創舉,《今周刊》獨家專訪操刀廣告的知名平面設計師聶永真。
日期:2014-04-03
一路上總是不斷有人問:「這樣做,值得嗎?」他們的回答總是千篇一律:「當然值得!」為了純粹的理想不斷戰鬥、衝撞。陳為廷與林飛帆,早已經是兩朵最動人的向日葵。
日期:2014-03-27
從小學就做志工的廖珮含,秉持一股服務他人的熱情,在大學時成立1la1(一拉一)公益平台,她認為做有意義的事很愉快,拉著朋友的朋友,一起為周遭人獻上她小小的服務心意。
日期:2014-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