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吳念真、簡志忠等人發起,以建造偏鄉孩童「第二個家」為信念的快樂學習協會,即將在年底達到一百個據點,陪伴超過兩千五百位孩童,從孤單、弱勢中,找回希望和愛。
日期:2017-11-16
家總秘書長陳景寧呼籲「畢業照顧者三重建」,很適合提供給「畢業照顧者」做為重建藍圖:一是「重建身心健康」;二是「重建經濟穩定」;三則是「重建社交網絡」。真的不要讓自己一個人封閉太久,越久會越不容易踏出去。
日期:2017-11-14
這一群從「家庭之網」掉落的孩子,理應在國民教育時被接住,但他們卻被整個體制放手。他們被逐步排除於國民教育系統之外,成為一個逃離者。接下來我們要怎麼接住他們?
日期:2017-11-02
要讓一人生活更開心,也得留意自己的時間管理和情緒管理。面對外來衝擊與評論時,我們需要反思:到底這個評價,是否要放入自我概念裡?
日期:2017-10-31
生前告別式,打破我們對死亡的禁忌,將死亡直接搬上檯面,讓每個人都清楚──現在就是適合談論死亡的時機,讓當事人有機會聽見這些訴說,讓親友能夠表達。
日期:2017-10-31
酒櫃、吧檯桌、柔和的燈光和音樂,這裡不是酒吧,單純是一位懷著夢想的工程師,希望在工作之餘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空間,可以見見朋友、搖著調酒、聊聊彼此對未來的想法。身邊能有一位好客的調酒師朋友是得來不易的幸運,縱使他的私宅沒有對外營運,依然乘載著滿滿的故事,讓我們得以駐足,然後前行。
日期:2017-10-05
每5人中就有1人的「高敏感族」,你也是其中之一嗎?榮格:「若敏感視同疾病,那全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大概都有病。」
日期:2017-07-19
「你知道阿斯匹靈不能跟人參一起吃嗎?還有孕婦不能吃太多維生素A嗎?」三十五歲的汪汪(汪怡伶)是智能保健品調配平台「邁門生活」創辦人。
日期:2017-06-15
你,是否曾因擔心或恐懼,被迫順從,甚至討好別人?你,是否總讓別人的評價與期待,左右自己的情緒與決定?你因此覺得你的人生,總是在滿足別人,而感到委屈不已。小心,你可能正深陷「情緒勒索」壓力而不自覺。隱藏在父母、伴侶、職場間的情緒勒索,在「愛」與「期待」的掩護下,藉由貶低、威脅、利誘,迫使對方順從,達到目的,被視為人際關係中「最有力」的手段。其實,你可以有其他選擇。擺脫情緒勒索, 從設定情緒結界、自我覺察開始,停、看、應三步驟,拿回人生主控權。
日期:2017-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