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新總統普拉伯沃拿到將近一億張選票,但是讓他大獲全勝的選舉支票,上任後全都變成政治毒藥,甚至引爆股匯雙殺的金融風暴。
日期:2025-03-26
在雪橇犬穿梭於冰封峽灣送達最後一批選票的同時,格陵蘭2025年3月11日的議會選舉揭開了這片北極土地政治生態的新篇章。這場選舉不僅是地方政權的更迭,更標誌著北極地緣政治格局的潛在重構,反映了氣候變遷時代下格陵蘭人民對國家前途的集體思考。
日期:2025-03-13
從去年迄今,朝野陷入激烈的對峙,已到了互相毀滅的狀態,藍白結盟,加上背後的中國助力,台灣的政局已經找不到理性討論的空間。由曹興誠領銜的大罷免行動,已正式進入第二階段,能不能掀起大浪?要看未來新民意的變化。
日期:2025-03-10
梅爾茨即將成為德國總理,他的親商立場、跨大西洋傾向及對中國強硬態度備受關注。梅爾茨傳記作者戈法特分析,出身歐洲議會議員的梅爾茨重視歐盟價值,也是標準的「跨大西洋派」,對中政策將與美國同步。
日期:2025-02-24
在黨主席柯文哲堅辭主席後,台灣民眾黨今(15)日舉行第二屆黨主席補選投票,辭去台中市政府顧問的蔡壁如難敵不分區立委黃國昌,開票結果,黃國昌得票數8,903票,得票率96.11%。蔡壁如得票數360票,得票率3.89%,投票結果由黃國昌勝出。而蔡壁如的得票數竟比她參選登記時的連署人數還低。
日期:2025-02-15
經歷了去年的全球大選年之後,這個月底又即將迎來本年度最重要的一場選舉:德國大選。德國是與法國並列的歐盟領主,然而,二〇二〇年以來,歐洲經濟就始終處在異常疲軟的情況下。本次德國大選是否能夠改變這一頹勢呢?
日期:2025-02-06
「沒收人民罷免權!」「今天是台灣的民主之恥!」12/20立院藍白陣營挾優勢人數,三讀表決通過國民黨版本選罷法修正草案,新法規定未來民眾連署罷免需附身分證影本,違者可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100萬元以下罰金。翻開「選罷法」歷史,藍營為防罷免、量身提案修法,已非第一次。罷免規定曾經歷哪些重要變革?其他國家的罷免制度,又是怎麼設計?
日期:2024-12-23
在南韓當總統,是個高風險的行業,又被稱為「青瓦台詛咒」,這個詛咒的意思是,只要入主青瓦台,也就是當選南韓總統,必定不得善終。
日期:2024-12-04
(今周刊1456)暌違4年,最擅長顛覆既有規則的川普即將再次入主白宮,儘管誓言要為美國打造黃金時代,但對內,他要面對高漲的物價與近半數選民的嫌惡;對外,則有幾場不易收拾的戰爭。川普能怎麼處理亂局?台灣又將如何受到影響?
日期:2024-11-13
2024美國總統大選開票在台灣時間11月6日登場,投票採取「選舉人團」間接選舉制度,勝負結果並非由普選總得票數決定,從這次選前勢均力敵的支持度看,全國性民調參考性正不斷貶值。
日期:2024-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