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鬧鐘一樣喧天作響,彷彿不起床就會發生什麼大事一樣。他迷迷糊糊找到了鬧鐘,神經質地把它關掉。不一會兒,手機開始震動,音響也開始唱起了歌。
日期:2021-06-10
過去這一段時間,除了每天關心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之外,眾人最矚目的話題,莫過於「疫苗」。疫情爆發前,AZ疫苗乏人問津,4月接種人次3.9萬人,5月初,指揮中心還為去化月底即將到期的16萬劑,大力宣導疫苗的安全與好處。沒想到,疫情來了,一切都不一樣。疫苗變成稀有物,大家情緒隨之沸騰,從困惑,為什麼疫苗還不來,到質疑,當時為什麼買這麼少,到指控,為了護航國產疫苗刻意不買,不管政治藍綠、醫界、公衛,大家都有話要說。疫苗開發過程、緊急授權使用的專業複雜,要解釋清楚,都不是三言兩語,更讓各擁立場者容易添薪加柴,釀成現在訊息量爆表的「疫苗之亂」。《今周刊 》精選10個火線問題,綜合採訪資料解答,希望在疫情失控的焦慮時刻,用證據找到理性的聲音。
日期:2021-06-07
過去這一段時間,除了每天關心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之外,眾人最矚目的話題,莫過於「疫苗」。疫情爆發前,AZ疫苗乏人問津,4月接種人次3.9萬人,5月初,指揮中心還為去化月底即將到期的16萬劑,大力宣導疫苗的安全與好處。沒想到,疫情來了,一切都不一樣。疫苗變成稀有物,大家情緒隨之沸騰,從困惑,為什麼疫苗還不來,到質疑,當時為什麼買這麼少,到指控,為了護航國產疫苗刻意不買,不管政治藍綠、醫界、公衛,大家都有話要說。疫苗開發過程、緊急授權使用的專業複雜,要解釋清楚,都不是三言兩語,更讓各擁立場者容易添薪加柴,釀成現在訊息量爆表的「疫苗之亂」。《今周刊 》精選10個火線問題,綜合採訪資料解答,希望在疫情失控的焦慮時刻,用證據找到理性的聲音。
日期:2021-06-07
過去這一周,除了每天關心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之外,眾人最矚目的話題,莫過於「疫苗」。疫情爆發前,AZ疫苗乏人問津,四月接種人次三.九萬人,五月初,指揮中心還為去化月底即將到期的十六萬劑,大力宣導疫苗的安全與好處。沒想到,疫情來了,一切都不一樣。疫苗變成稀有物,大家情緒隨之沸騰,從困惑,為什麼疫苗還不來,到質疑,當時為什麼買這麼少,到指控,為了護航國產疫苗刻意不買,不管政治藍綠、醫界、公衛,大家都有話要說。疫苗開發過程、緊急授權使用的專業複雜,要解釋清楚,都不是三言兩語,更讓各擁立場者容易添薪加柴,釀成現在訊息量爆表的「疫苗之亂」。《今周刊 》整理二十五題火線問題,綜合採訪資料解答,希望在疫情失控的焦慮時刻,用證據找到理性的聲音。
日期:2021-06-02
過去幾年來存股風潮大行其道,加上5G時代來臨,讓許多投資人把電信三雄列為核心存股名單,但數字會說話,若從配息與殖利率的發展趨勢來看,電信三雄接下來的投報率,我們有不得不「留校察看」的理由……
日期:2021-05-26
「老兵聽到炮彈飛過去的聲音,就知道事情不太對了……。」台大急診室主治醫師石富元經歷過2003年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疫情的災難,18年後,老兵竟然又遇到同樣嚴峻的狀況。5月14日開始,台灣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猛爆惡化,從15日的180個本土病例到18日的240個本土病例,社區感染擴大,過去的太平好日子,忽然不見了。
日期:2021-05-19
「老兵聽到炮彈飛過去的聲音,就知道事情不太對了……。」台大急診室主治醫師石富元經歷過2003年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疫情的災難,18年後,老兵竟然又遇到同樣嚴峻的狀況。5月14日開始,台灣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猛爆惡化,從15日的180個本土病例到18日的240個本土病例,社區感染擴大,過去的太平好日子,忽然不見了。
日期:2021-05-19
180、206、333、240,這是5月15日到18日每天增加的新冠病毒本土感染者數字,前副總統陳建仁口中「更聰明的病毒」,安靜而殘酷地摧毀了台灣引以自豪的+0防線。15日,雙北被迫進入了「第三級防疫警戒 」,這是個警訊,也是個考驗;15日算起的14天,正是能否控制疫情的關鍵,從指揮中心、醫療院所、物資防線和所有民眾,都繃起神經,準備咬緊牙關,挺過去。
日期:2021-05-19
疫情升溫,有民眾用推特向世界喊話「看好了世界,台灣人只示範1次,在2週內解除3級」,內容激勵人心,貼文一出就被台灣網友瘋狂轉發,直呼「拚了!」
日期:2021-05-18
新冠疫情,改寫了許多產業的規模與樣貌,甚至在台灣新創掀起了一陣陣漣漪。當台灣半導體被全球仰望時,世界的眼光也紛紛望向台灣新創。
日期:2021-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