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塞勒說,投資人最常犯的錯誤就是「過度自信」。而所謂的過度自信,如果用科學一點的方法解釋,就是「人們總會因為過去的成功,而放大自己下一次操作的風險承受度。」白話地說,就是「投資賺錢之後就以為自己天下無敵,莫名其妙地膽大起來。」
日期:2017-11-02
習近平十九大發言,誓言將國企合併、打炒房列為優先改革對象,炒熱相關類股後市。而中國同步扶植先進製造業,也將帶動互聯網、資訊科技產業發展,為陸股挹注成長動能。
日期:2017-10-26
美國經濟成長數字亮眼,似乎走出了金融海嘯陰霾,而貨幣與財政刺激措施功不可沒。再者,美國人口持續增加,全球創新人才持續湧入,可望為景氣後市再添動能。
日期:2017-10-26
近來台積電吸引各方關注,話題不斷,從張忠謀的退休到市值突破新高,也確定三奈米新廠落腳南科。台股在台積電引領的半導體大軍下,如何吸引更多目光?
日期:2017-10-19
台灣茶年產值高達一千五百億元,手搖茶是最大功臣, 不但台灣人每年要喝掉超過十億杯, 多個品牌更向全世界大擴張,將遍地開花,再造下一波台茶盛世!
日期:2017-10-12
「在別人恐懼中貪婪,在別人貪婪中恐懼。」這句股神巴菲特的投資名言,雖然人人傳頌, 但在指數創新高、獲利滿袋的當下,科技基金投資人憂慮自問:「我應該恐懼,還是貪婪?」
日期:2017-10-12
新興重劃區成為新北市推案重鎮,房價本居低檔的土城也成為建商聚焦亮點, 近幾年推案規模更是上看四百億元,「大雞晚啼」有望躋身新北前三名的推案王。
日期:2017-10-12
達里歐將總體經濟中,最重要的兩個變數:通膨率、經濟成長率,交叉畫出經典的「四象限」,分析在四種環境底下,應持有的資產類型為何。
日期:2017-10-12
上市櫃公司已陸續公告九月營收,很快就要進入第三季季報的密集發布期。 今年科技股表現亮眼,有不少公司在題材、業績面表現搶眼,應該繼續成為台股後市的主流。
日期:2017-10-12
二十七歲的陳力循(化名)說:「每天讀報時,我會特別關注尖端科技、前瞻性發明,作為投資方向依據。」聽起來,他好像出身科技、商學等領域的學生,實際上他卻是位歷史所碩士班畢業,正打算繼續深造歷史學的研究生。
日期:2017-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