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賴清德以「深化台美經貿關係的路徑圖」(A Roadmap for Deeper Taiwan-U.S. Trade Ties)為題,署名「中華民國(台灣)總統賴清德 」(Lai Ching-te is the Presiden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Taiwan),投書「彭博社」。賴總統該文意在向全球讀者闡明台灣對台美貿易的戰略思考,及未來將透過對話努力排除雙方貿易障礙、增加台美投資,並將關稅化解為零。在文中,賴總統表示將依四大原則回應美國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將以降低台美間所有關稅為共同目標,尋求重啟貿易談判;台灣將迅速擴大對美採購;擴大在美國各州的投資;致力排除非關稅貿易障礙。
日期:2025-04-10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不斷抱怨「台灣搶走美國的晶片生意」,強勢要求晶片製造重回美國,日前更傳出川普政府正施壓台積電拯救陷入財務危機的美國晶片廠商英特爾。路透社3日報導指稱,英特爾與台積電達成初步協議,計劃成立合資企業,共同經營英特爾在美國的晶圓製造廠,台積電將持有新公司20%股份。
日期:2025-04-04
在台灣,台積電有「護國神山」美譽,是優秀人才的應許之地,也是投資人的「全村希望」。但是對於不少外籍員工來說,神山近看卻是魔山,為什麼?
日期:2025-03-25
編按:本書作者班‧卡爾森(Ben Carlson)是知名財經部落格「致富的常識」(A Wealth of Common Sense)創辦人兼主筆,他是一位合格財務分析師(CFA),身兼彭博社(Blommgerg)專欄作者,從投入職場後一直從事退休金、捐贈基金和各種基金會的法人投資組合管理工作。投資經驗讓他深刻體會到:‧以投資決策的數量來說,「少」即是「多」;‧單純比複雜好;‧因襲傳統比標新立異更能成功達到目標;‧長期的流程比短期的結果重要;‧洞察力比戰術有用。不要想成為第二個巴菲特,但你能用最單純的方法,贏過 80% 投資人!
日期:2025-03-07
今周刊編按:美國總統川普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日前在白宮驚天一吵,導致雙方未能簽署礦產協議。川普受訪時指出,儘管與澤倫斯基大吵,但他不認為與烏克蘭的礦產協議因此破局。此外,在被問到,烏克蘭領導人需要做些什麼,才能讓美方重啟談判?川普表示,澤倫斯基應該表現得更感激一點,畢竟美國一直支持著他們。
日期:2025-03-04
編按:經濟景氣的動盪加劇,遊戲規則正在改變,在美中秩序崩潰的時代,引領世界的關鍵地區在哪裡?台灣、美國、日本、韓國的「晶片四國」聯盟,撐起了世界半導體的超過7成的產量,尤其台灣擁有台積電這樣強大的半導體公司。我們可以藉由本書一窺台灣以及其他國家的優勢與經驗:企業為什麼偏好將總部設立於瑞士,瑞士在超級強國間的生存之道;面積只比我們大一點,人口比我們少500萬人的荷蘭,如何成為世界第二大出口國...進而反思台灣未來的產業優勢在哪裡?我們還有甚麼發展的可能?
日期:2024-12-06
AI晶片巨擘輝達輝達(Nvidia)公布財報,第3季營收與獲利都優於預期,第4季營收的展望也符合期望,然而盤後股價卻是一度跌逾4%。對此,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在臉書提出看法,他認為,投資人好像被餵毒,對AI晶片投資癮越來越大,沒有10個百分點的跳動就不夠興奮,「公司越來越難為了」。此外,陸行之也擔心,以後AI熱潮過了之後,也把台積電(2330)拖下水。
日期:2024-11-21
(今周刊1451)在中國十一長假的前一周,疫情後一度黯淡無光的中國股市,在外資法人的一片驚嘆聲中,迎來了暌違多年的爆發性成長。究竟,資本市場對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情緒為何如此火熱?一劑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最強的救市猛藥,又是否得以讓中國經濟擺脫多年的困局,走向復甦的「黎明」?
日期:2024-10-09
OpenAI 周三 (2 日) 表示,已完成最新一輪融資,募得 66 億美元資金,公司估值達 1570 億美元,穩居人工智慧 (AI) 領域頂尖獨角獸地位。本輪融資由美國新興風投機構 Thrive Capital 領投,微軟 (MSFT-US) 持續參與,值得注意的是,輝達 (NVDA-US) 和軟銀 (9984-JP) 首次對 OpenAI 進行投資。其他參與的投資方還包括 Khosla Ventures(OpenAI 史上首家創投)、Altimeter Capital、富達、Tiger Global 以及阿聯酋的 MGX 投資公司等,但他們並未披露投資規模。此前有傳聞稱蘋果 (AAPL-US) 並未參與此次融資。
日期:2024-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