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中旬,鴻海董事長郭台銘的「三億男」事件占據當周不少新聞版面,也是政論節目討論的熱門話題;但就在風暴蔓延同時,一則與郭台銘密切相關的新聞登上路透版面,國內媒體卻鮮少注意。
日期:2015-04-23
台灣推廣觀光的表現不俗,在今天專家學者高喊「重質不重量」的政策浪潮中,兩年前,一個異軍突起的旅行社小兵,主打接待英語系國家客層,短短一年半,闖出三千萬元的年營業額,他究竟怎麼辦到的?
日期:2015-04-16
你是否到中菜館聚餐,都不知道如何點葡萄酒佐餐,最後以打安全牌的方式,選名產區與好年分,甚至看價格決定,最後往往發現與菜色完全不搭!關於中菜配葡萄酒的箇中學問,其實有不少達人有研究,且一起來看看他們淺談這門無字天書。
日期:2015-04-16
根據《今周刊》的「青年居住大調查」顯示,全台二十五歲至四十歲的青年族群,有高達五○%的人與父母同住,二四.四%的人租屋而居。台灣自有住宅率雖高達八成五,但數據是以「每戶」為單位,如果年輕人與父母同住就不會被納入「無殼蝸牛族」行列,事實上青年自有住宅率不到三成。推動社會住宅這落實居住正義的第一步,就像台北市都發局長林洲民所說:「一天都不能等!」
日期:2015-04-09
兩年多前,富邦合併華一銀行後,已領先台灣同業在中國金融市場站穩第一步,去年稅後淨利逾新台幣二十億元,較前年成長超過五成,未來業績能否持續成長,就要看富邦華一銀行行長詹文嶽的操盤功力了。
日期:2015-04-09
有人說,社會住宅是台灣房價所得比超高之下的年輕人最後救星;有人說,它會壓垮鄰近的房價與租金,是台灣房地產投機客的恐怖噩夢;也有人說,它形同貧民窟,必會拖垮周邊住戶的生活品質。是救星還是噩夢?無殼蝸牛們應該如何善用這個福利政策?投資客與周邊居民又該如何健康看待社會住宅的影響?綜合來自各界的五位達人、專家意見,我們對以下十六個關鍵問題提出解答。
日期:2015-04-09
儘管台灣趕在最後一刻遞件,但亞投行卻再次激起藍綠陣營的互鬥,以及台灣內部的對立,到底應該如何面對亞投行議題?評論家范疇直言,台灣當然百分之百應該加入亞投行,但是,那與中國無關!
日期:2015-04-09
台北市長柯文哲上任一百天以來,鋒芒掩蓋其他直轄市與縣市首長,但直接監督他的台北市議會給他怎樣的評價?《今周刊》調查,有八成五的台北市議員受訪給柯P打分數,讀書行醫成績皆名列前茅的柯P,施政成績及格了嗎?
日期:2015-04-02
民歌曾經熊熊燃起台灣社會某個時代裡的創作動能,後來也帶動台灣音樂產業,走在華語樂壇的領先地位。那是一段音樂人心中的good old days(美好舊時光),在他們眼中,民歌運動帶給他們的生命意義,歷久彌新。
日期:2015-04-02
讓我們搭乘時光機回到四十年前,那時候的台灣,剛告別「香蕉王國」的黃金歲月,那時候的台灣,只有三家電視台,一份報紙只有三大張,那時候的台灣,已退出聯合國,外交處境步步邊緣化,當時有句潮話:「莊敬自強,處變不驚」。這座島嶼上有一群可愛的年輕人,他們成長在豐衣足食的環境,他們聽著美軍電台長大,他們想像中的「祖國」,和「世界」一樣遙遠,他們抱起吉他,幾道和弦就逼出心中的千言萬語,於是另一句潮話出現:「唱自己的歌」。從「金韻獎」到《大學城》,來自校園的「素人歌手」風靡全台,從鄉土情懷到民族大義,名為「民歌」的清新歌曲,串起台灣社會的情緒,如果每首歌背後都有一個故事,許多歌連在一起就是一個時代,二○一五年,「校園民歌」問世四十周年,《今周刊》特別企畫,用五個關鍵字,帶你一窺台灣曾經最有生命力的一場文藝復興。
日期:2015-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