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全國暨台北市競選總部今天成立,於台北市北平東路封路舉行。副總統參選人蕭美琴致詞時指出,賴清德跟蕭美琴會延續蔡英文總統穩健的路徑,繼續帶領台灣,「我們這一組不會讓台灣漏氣。」
日期:2023-12-03
<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日期:2023-11-30
距離11/24周五總統選舉登記日倒數第2天,藍白郭或藍白合依舊看不清晰,藍白雙方周四(11/23)一早就會面地點各持己見。在各自僵持要在馬辦或郭宅之際,柯辦中午發出正式新聞稿,表示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已正式邀請郭台銘、侯友宜在今日(11/23)下午於君悅飯店公開會面。是否應邀前往,侯辦尚未回應柯文哲周四近午發文表示,在數度拜訪郭台銘、促膝長談後,他正式邀請郭董,慎重考慮為在野整合「跨出重要的一步」。柯文哲強調期待郭董與他一起在創造歷史的隊伍裡光榮前行,但也同時表去邀請侯友宜總統參選人「一齊參與」,共同為台灣奉獻,義無反顧。柯文哲此番說法,被解讀為是在登記期限截止前,先為「柯郭合」進行預告,但也同時在「藍白合」正式破局之前,仍不將與侯友宜整合的可能說死。柯辦發言人戴于文對此說明,柯主席很感謝郭董在關鍵時間願意並肩作戰,為在野整合共同打拚,兩人是一起打拚的戰友,「柯主席臉書文非指柯郭為搭檔競選的組合。」
日期:2023-11-23
2024總統大選登記將於周五(11/24)截止,但藍白合至今仍卡關。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全國競選總部,原定周四(11/23)啟動開幕儀式,現在宣布延期。目前最新進度是柯文哲將赴郭台銘住處,侯友宜方面也表示,收到柯文哲邀約訊息,但他說要在馬辦等大家!而柯文哲競選總幹事黃珊珊周三(11/22)晚間在臉書PO文表示,「柯文哲將以台灣民眾黨總統參選人身分拚戰到底」,並在留言處指出「有人看不懂嗎?」對此,口語傳播暨社群媒體學系教授游梓翔在臉書表示,黃珊珊這麼做,是護主心切,想讓希望柯文哲擔任副手的人死了心,看你藍營最後讓是不讓。游梓翔認為,兩人都要做正的,那就不是負負得正,而是「正正得負」了。他提誰正誰副請思考3點,其中之一就是「支持度根本所差無幾」,民調誤差吵個半天,但其實柯侯配與侯柯配支持度根本所差無幾,才需要吵那幾個百分點。以下為游梓翔臉書貼文:
日期:2023-11-23
目前美國個人儲蓄率降到3.4%,處於極低水位,消費能力是否復甦,將成為經濟軟著陸的關鍵。投資人在享受當下股市估值回歸的「蜜月期」時,仍應注意總體基本面變化,作為風險資產投資依據。
日期:2023-11-15
《熊市啟示錄》藉由回顧和剖析美國股市百年來的四次大熊市——1921年、1932年、1949年和1982年,精準拆解了股市、債券市場、央行利率調控、大宗貨物價格、上市公司基本面,與宏觀經濟指標等各項數據,在龐大繁雜的市場資訊中化繁為簡、理繩索引,為讀者回答投資界的大哉問──我們到底進入熊市了嗎?
日期:2023-11-03
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周三(11/1)公布其能源政策規劃,氣候對策為「實踐淨零碳排」,三大實際作法分別是「擴大再生能源,逐步降低對化石能源的依賴」、「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帶動產業的低碳轉型」及「符合公正轉型精神的在地淨零碳排,不要讓能源轉型淪為黑金勢力的溫床」。柯文哲也強調應「務實減碳」,並重申核二、核三應延役,核四要安全總體檢,且不應強硬設立核能退場時間表,要等再生能源的發展能夠接上能源缺口,再讓核能退出發電行列。柯文哲陣營所提出的2030能源配比,為燃氣發電45%、再生能源30%、燃煤15%、核能10%。柯文哲也不忘隔空叫陣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問對方敢不敢出面大聲宣示「2025非核家園」,並笑稱賴「只要講這句,保證被電到死」,並稱賴若不出來宣示,就是反對總統蔡英文的「2025非核家園」方針,「讓他們兩個先矛盾」。對此,賴清德競選總部發言人郭雅慧隨後反擊,柯文哲洋洋灑灑說一大篇,實則讓台灣走回核能老路,讓核能復辟,這種用「感覺」來攻擊執政黨,把感覺當科學,果然是很「柯學家」。
日期:2023-11-01
法國巴黎副市長來台參加同志遊行,也與台灣交流數十年從事人權倡議工作的經驗。走過同志與愛滋患者人權灰暗之路,他為何以「倖存者」身分自居,持續在這條路奮鬥?
日期:2023-11-01
已故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不僅是英國史上第一位女性首相,也是20世紀以來英國在位最久的首相,前後三任總共達到11年。在1990年11月卸任前,柴契爾夫人在英國首相任內經歷了多起重大歷史事件,例如1982年的英阿福克蘭島戰爭、1984年對香港前途的中英聯合聲明,以及1989~1990年的東歐民主化浪潮。她雖然在1991年12月蘇聯瓦解前已經下台,但蘇聯垮台意味存在數十年的美蘇冷戰結束,而柴契爾夫人其實對此有一定貢獻。英國與台灣關係不若台美關係密切,但透過首次訪台的柴契爾夫人授權傳記作者摩爾(Charles Moore)分享,我們得以一窺這位重要世界領袖的真實人生。
日期:2023-10-30
<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日期:2023-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