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在立陶宛設立「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可謂外交閃電戰,重創北京當局戰狼外交政策及其與中歐的「17+1合作」計畫。立陶宛和捷克之所以選擇抗中挺台,除了中國試圖掩蓋新冠肺炎源頭、香港反送中暴力鎮壓、中國言過其實的對外經濟承諾之外,國際社會對中國的負面評價也是相當重要的因素。
日期:2022-01-04
他,大玩「經濟豪賭」,展開一場誓死不能輸的「經濟獨立戰爭」!賭注是,他掌控近二十年的政權,以及土耳其全國八四○○萬人民的未來。
日期:2021-12-08
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昨(16)日進行首次的領袖峰會,長達3小時半的會議,雙方試圖防止美中諸多爭端升級,台灣議題為會談的焦點之一。專家分析,美中雖在爭議議題上無具體共識,但雙方解凍降低短期台海衝突,台灣在這場博弈桌上成隱形贏家。
日期:2021-11-17
近年台灣與中國關係降至冰點,美國與中國對抗更加劇了台海軍事緊崩的情勢,學界曾預測台海衝突甚至可能引爆第三次世界大戰,經濟學人4月間一篇「台灣成為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更點出台灣在美中談判桌的中心位置。美中關係長期的「默契」,在前美國總統川普任內對中國的強硬政策下被打亂,除了傳統政治、軍事對抗外,經濟、科技及文化都進入熱對抗的狀態,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兩次熱線通電後,將在美東時間15日晚間(台灣時間16日上午)首度在線上「面對面」好好談談,台海議題成雙方最關注的問題。外界預估,這場會議不會有實質進展,雙方將是「各自表述」,關鍵還是在建構如「紅電話」(機密專用電話)的對話機制。
日期:2021-11-15
「因為中國管制與壓力乃至新文革,外國企業只好斷念,從中國夢撤退,擔心成為世界製造強國的中國獵食其技術,個人資訊保護法只是為了大型科技企業的利益,更擔心中國掀起台海危機的風險,以及無法防止的房產泡沫崩潰。」這一連串的報導與分析,正是10/19出刊的日文版《新聞周刊》(Newsweek)封面故事,讓各界反應相當強烈,許多日本人在網路留言討論,認為有所遲疑的日本企業早該從中國認賠殺出,否則很難自保!
日期:2021-10-15
近日中國限電停產,凸顯了全球的缺電危機,因應之道為何?透過回顧歷史或能略知一二。產業恐走向兩極化,全球央行亦可能加速緊縮貨幣的時程,投資人宜謹慎應對。
日期:2021-10-13
一直到現在,薩卡利埃內(Dovilė Šakalienė)都還清晰記得那個溫暖的夏夜,曾以政治犯身分被流放到西伯利亞的祖父在她耳邊說:「孩子,我本來以為要一直等到妳的兒孫輩,才有機會見證立陶宛重新成為一個自由國度,但這一刻我突然感覺,在我有生之年,也許還能看見立陶宛獨立。」
日期:2021-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