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濟各2025年世界和平日文告主題為「寬免我們的罪債:將你的平安賜予我們」總統賴清德周五(1/31)致函響應,表示該文告意在開啟文化變革,讓人際與國際關係不再受以強凌弱的「剝削邏輯」支配,尋求真正長久和平,賴總統由衷感佩及認同。賴總統在文告直指,如同方濟各疾呼「戰爭對所有人都是挫敗」,他也堅信「和平無價、戰爭沒有贏家」。賴總統強調,維護台海穩定和平,是台灣人民無可退讓的堅持,台灣將持續致力維護區域的和平穩定,擔任世界和平的舵手。
日期:2025-01-31
總統賴清德周一(1/27)小年夜發表新年談話,賴清德特別穿上了「Taiwan」字樣的紅色連帽衫,這是「總統府、中職聯名款Taiwan帽T」,令人回想起臺灣12強棒球賽,全台一齊唱「台灣尚勇」的應援曲。賴清德強調,過去一年的努力,讓台灣在國際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這是賴清德就任以後,首度發表農曆新年談話。除向全體國人拜年,賴清德強調,會堅定地落實三大使命,維護國家生存發展、保護國人生命財產安全、照顧2,300萬人民的生活,讓「臺灣尚勇」,每個人都有美好的未來。賴清德更不忘用閩南語、客家語、馬祖閩東語、英語向全體國人祝賀新年快樂。更說明今年開始,政府會推動「青年百億海外圓夢基金計畫」,幫年輕人實現夢想。
日期:2025-01-27
臺灣將於2025年正式成為超高齡社會。「活得久」本應是值得雀躍的事,但要能同時「活得好」,就成為跨領域專業者的挑戰與共業。各種實證數據顯示,社會參與及社會支持對個人健康生活之影響多面且深遠,包括衰弱症、憂鬱症、失智症等等。因此,「社會融入」就成為超高齡社會對抗孤獨老、老老照顧等問題的的工作目標。21世紀以來,在後現代個人主義及科技資訊社會的交互影響下,「宅」成為年輕世代的流行語及生活模式。然而,歲月累積的社交孤立,讓長者缺乏人際接觸、家庭溫情或社區支持,儼然成為隱藏版的健康殺手。COVID-19疫情更加劇了長者「與世隔絕」的問題。傳統醫療通常以治療個人疾病為目標,超高齡社會的健康照護應更關注支持體系和健康促進。為此,醫療系統應以跨領域全人照護的社區共生為政策核心。近年來,英國「社會處方箋(social prescription)」促使「社區共生」的理念,逐漸散播到全球各地,並依其落實的在地條件與社會人文結構,而發展各種全球在地化模型,關注身、心、福祉、環境的交互關注與資源整合。本文介紹英國制度原型,並分享臺灣在地發展「社會處方」的成功模式。
日期:2025-01-27
民眾黨立委吳春城力推壯世代促進法,但他直至去年底仍身兼壯世代教科文協會理事長,還搶先註冊「壯世代」相關商標,他所創立的「壯世代協會」也拿到非常多政府標案,且協會相關職缺由家人負責,外界懷疑涉及圖利。而他因不滿衛福部次長呂建德指55歲定義無法接軌國際,動員凍結衛福部特別費。呂建德則反嗆「不服來辯,隨時候教。」
日期:2025-01-26
「利率下降引發匯率貶值、債券殖利率下滑、債券價格攀升」,這套法則在二○二四年遭打破。對投資人來說,這是過去一年市場教給我們、必須牢牢記住的寶貴一課。
日期:2025-01-22
台灣世界展望會連四年調查走訪所服務的弱勢家庭,建構一張完整的經濟弱勢兒少需求圖像,透過不同地區的五大需求特性評估,他們精準投放資源,接住每個搖搖欲墜的脆弱兒少。
日期:2025-01-22
近期公布的12月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表現平穩。一般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雖呈緩升狀態,但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Core CPI)年增率則相對平穩。12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年增率連續3個月緩升,但月增率從11月的0.4%下降至0.2%。11月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PCE)年增率2.4%,略低於市場預期的2.5%,但稍高於10月的2.3%,11月核心PCE年增率2.8%,略低於市場預期的2.9%,與10月持平。
日期:2025-01-22
台灣有許多資源匱乏的經濟弱勢家庭,導致兒少在成長過程中,面臨難以想像的發展阻礙,更遑論追逐夢想。有病痛纏身的孩子,無力負擔龐大醫療支出;有一家六口生活在貧窮線下,難求一餐溫飽;某些人甚至連安全的居住空間都沒有。
日期:2025-01-22
「有一個叔叔突然胸痛、冒冷汗,我們懷疑是心肌梗塞,但他因交通和照顧問題不願意下山。兩天後去看他時,他已經沒呼吸了⋯⋯」嘉義基督教醫院部落健康中心主任安欣瑜本身是鄒族原民,在嘉義阿里山家鄉行醫服務,她直言,這位長輩並非單一個案,而是原鄉就醫困境的縮影。
日期:2025-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