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建築 新型竹厝 打開建築想像來到荒廢多年的雲林斗六糖廠,赫然發現隱藏其中的作坊,一支支修長的孟宗竹與桂竹堆疊如丘,以及耳際傳來師傅們修整舊桁架的篤篤敲聲……,這裡原來是台糖公司的機械倉庫,如今由建築師甘銘源租下,作為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的竹構實驗場,同時也是台灣罕見的「竹」專門營造作坊。
日期:2020-03-31
李瑞昆退休前是一名建築師,經常往返國內外工作,從年輕開始就喜歡到處自助旅行;62歲退休後,仍維持每年出國自助2次的習慣。令人驚訝的是,現年78歲的他,安排自助旅行依然不必假手他人、一切都靠自己搞定,體力也好到還能「帶團」。最讓他引以為傲的,就是不給子女添麻煩,不管幾歲都能獨立出遊!
日期:2020-03-20
一九五○年十二月一日,建築師路易斯.康(Louis Kahn)到羅馬參觀古蹟後,得到兩個領悟,並將概念注入耶魯美術館,還在孟加拉建造達卡國會大廈,成為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光影建築!
日期:2020-03-18
小山先生老是把「再大一點、再便宜一點」掛在嘴邊,其實也是為了使用者著想。高級療養院隨處可見,但他真正想蓋的是可以讓最困苦的人也能入住的地方。雖然身為設計師,被要求住宿費要壓在三萬日圓以下的時候還是挺煩惱的。
日期:2020-03-02
若不知道劉榮森年紀,會覺得他就像少年一樣,奔馳在天地之間。兩趟公路之旅,是挑戰、是圓夢,也是心靈的寧靜,未來他說還會騎下去,直到騎不動的那天為止。
日期:2020-02-27
海峽的風不僅帶來能源及產業,也帶給台灣人新的希望。在四百公里的採訪路途中,《今周刊》找到了三個台灣人躍升的故事,在他們身上,不僅發現台灣風電本土化的實力,更看到突破困境、柳暗花明的人生。
日期:2020-02-26
目睹生命脆弱激勵守護使命「看見這裡的匱乏,總是想起過去的自己,就覺得我其實是很富足的!」魯瑪夫多次目睹剛出生的嬰兒沒有了父親,只能喝米湯或黃豆水,甚至因營養不足而死亡。孩童生病時,沒有藥品,只能使用刮痧之類的傳統療法,幼小的身軀被刮得全身紅腫,疼痛得哭鬧不停,但母親也只能緊緊抓住他,繼續為他「治病」。「每看到一個羸弱無助的生命,我們的心就彷彿被抽打一下,也再次提醒自己要如《聖經》所說『看顧在患難中的孤兒寡婦』,守護難民。」
日期:2020-02-25
對阿仁而言,培養興趣等於投資自己。「我常對家人說,除了維持家計、投資孩子的教育,我也會積極的投資自己來享受生活樂趣,而不只是工作。」這也是他當初與傑克一同討論開創人生第二事業的主因。
日期:2020-02-24
跨過牛稠溪來到嘉南平原小鎮,古為平埔族打貓社部落的民雄,至日治時期興建民雄火車站,田庄迅速發展出繁華市街;然而,小鎮卻在一九四五年的美軍空襲,風華灰飛煙滅,沉寂許久的樸實,如今在青年返鄉熱潮的帶動下,又再度漾起了活躍的生命力。
日期:2020-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