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公益多年,張淑芬發現,無論身處都市或偏鄉、富裕與否,「健康」都是讓長者感受到幸福的關鍵。她與台積電慈善基金會因此投入「健康長壽計畫」,期望更多人活得快樂,將善意傳遞到社會每個角落。
日期:2024-10-02
現代醫學進步,加上保養得宜,許多人即使有了年紀也能保持凍齡,但研究指出,人體到了某個年紀後,會突然出現「斷崖式衰老」,時間點分別為34歲、60歲與78歲。對此,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提醒,大家應該趁年輕時為斷崖式衰老做準備,在生活上做出6個改變,來延緩大腦與身體老化。
日期:2024-09-22
人生於世,死亡是注定的終點,然而最後一段路,人們應該怎麼走?插管吊命?靠機械呼吸?成為身體健康的植物人?其實,還有別的選擇。
日期:2024-09-18
FIRE(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是近年從西方國家吹到台灣的一種理財運動。主張透過效率儲蓄與投資策略,將本金累積到一定程度後提早退休。台灣第一代的FIRE實踐家田臨斌(老黑),45歲就退休,他認為,想提早達到財務獨立目標,心態建立比挑選投資標的更重要。
日期:2024-09-16
無論個體差異多大,死亡都是人人的命運共同歸宿。長期服務於高齡醫院的精神科醫師和田秀樹認為,隨心所欲地生活,才是熟齡幸福的祕訣。
日期:2024-09-11
隨著降息時程確定,資本市場可望直接受惠族群之一就是生技,由減重藥開啟的長線賽局,也將逐漸進入眾藥競逐階段,進而逆轉重大病程,甚至延壽。
日期:2024-08-28
「健康的員工是企業無形的資產,健康檢查的價值就是早期發現,就能早期治療,以國人癌症發生率最高的大腸癌,在尚無症狀時透過健檢發現疾病,可降低三五%死亡率,一旦出現嚴重腹瀉、血便時往往已是末期;以女性發生率最高為乳癌為例,透過乳房X光攝影檢查篩出早期癌症,可減少四一%的乳癌死亡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健康醫學中心副院長林文元5月8日在《今周刊》主辦的「2024 ESG人才永續高峰會人資長論壇」上如此強調。
日期:2024-05-20
當「酒干倘賣無」的回收事業,變成全球淨零解方,台灣新創企業要如何靠創意和專利技術,躍上國際舞台?
日期:2024-01-24
隨著AI人工智慧日漸純熟,究竟已經進化到什麼樣的程度?除了繪圖、寫作、聊天⋯⋯丹麥一群科學家開發出一款演算法類似ChatGPT的AI模型「Life2vec」,據了解,它可以精準預測人類何時會離世,甚至能算出人的一生中能賺多少錢。研發出「Life2vec」的科學家指出,它的準確度高達78%,相當驚人。不過,這背後也潛藏著一些社會倫理問題。
日期:2023-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