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酒干倘賣無」的回收事業,變成全球淨零解方,台灣新創企業要如何靠創意和專利技術,躍上國際舞台?
日期:2024-01-24
由《今周刊》發起的「還海行動1905」淨灘活動,已經邁入第三年,而台數科集團更連續三年響應今周刊號召,分別認養嘉義南堤海岸、台中清水九號風車海岸和雲林蚊港海岸,今年2023年更邀請台數科與子公司鑫傳國際,超過200位員工攜手淨灘,為守護故鄉盡一份心力。
日期:2023-12-26
用行動讓改變發生!台灣數位光訊科技集團攜手今年剛上櫃的鑫傳國際,連續三年參與由今周刊發起的《還海行動1095》淨灘活動,今年更是號召超過200人,共清出1095公斤的海洋廢棄物,用實際行動落實ESG外,更實踐了台數科「在地媒體、 在地關懷、 在地實踐」的三大初衷。
日期:2023-11-19
9月16日國際淨灘日來到天氣晴朗的萬里下寮海灘,這裡正聚集著超過兩百位的淨灘群眾,精神抖擻地跟著指揮做著體操,他們是「昇恆昌免稅商店」的同仁及合作廠商,攜家帶眷一起響應國際淨灘日的環保公益活動。
日期:2023-09-28
FNG世代設計靠100%回收寶特瓶再製的「寶特袋」在網路上募資爆紅後,耗時3年、斥資400多萬,打造出全球第一台移動式的寶特瓶回收處理機「好歸塑巡迴車」,專車巡迴至今,已回收超過10萬支寶特瓶。
日期:2023-08-17
《今周刊》於2021年發起為期3年的「還海行動1095」計畫,與馳綠國際股份有限公司(Ccilu)攜手推出全球第一雙海廢全循環拖鞋「GreenPlax®新國民藍白拖」,如今銷售量已破1.3萬雙,提早1年達標。
日期:2023-04-19
聚酯產品的應用,為人類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性;由於PET寶特瓶重量輕、耐摔不破、成本較低的特性,已逐漸取代玻璃或金屬瓶的使用,成為最主要的飲料食品包裝材;但也正因其易於取得、攜帶方便的優點,間接養成消費者隨取隨丟的習慣,為生態環境帶來一定的衝擊。有鑑於此,南亞公司自2007年開始即致力於回收、再生消費者使用後的寶特瓶,全力發展環保永續產品。
日期:2022-12-08
今年台股表現不佳,到了年底好不容易展開反彈,不論是集團或法人機構,無不趁此機會努力美化帳面或拉抬績效,建議投資人善用兩個指標,平安賺一波作帳行情。
日期:2022-12-07
「全台有多少海廢?以『海廢快篩』計畫那年的數據來說,只是概估,但統計下來,超過15萬袋,換算出來是1200多萬公升的垃圾。」雖然是3年多前發布的資料,但荒野保護協會海廢調查志工廖建翊,對前述數據,仍記憶猶新,「你光想像(逾1200萬公升垃圾量),就會頭皮發麻吧!」
日期:2022-07-21
寶特瓶一直占台灣海洋廢棄物的大宗,其中有不少來自境外,為了更妥善再利用這些海廢寶特瓶,環保署主動邀集紡織廠與回收廠,研發製作環保衣,是全球目前海廢含量最高的產品。
日期: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