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幸福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幸福共有6830項結果
科技

善用科技守護超高齡社會 新北市AI智慧健康產業體驗創新日打造幸福安心銀髮新生活

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每5人中就有1人為老年人口,對社會、醫療、社福政策勢必帶來挑戰,如何善用科技守護銀髮族,減輕照護者負擔,同時讓長輩安心且享有尊嚴,已成全民課題。新北市政府今(11)日舉辦「AI智慧健康產業體驗創新日」,藉由論壇、體驗展示與商機媒合,推動科技創新、醫療照護與社會福祉三位一體,加速智慧健康產業蓬勃發展,符合高齡者資格的新北市長侯友宜也親自體驗,提供業者寶貴意見。

日期:2025-03-11

理財

爸爸幫3個小孩各買1張10年期「郵政簡易人壽保險」,為何國稅局追繳贈與稅65萬?3秘訣避免保單變稅單

陳爸爸是一位愛家的父親,多年前,他為了保護家庭購買了3張10年期的「郵政簡易人壽保險」保單,陳爸爸當要保人繳保費,分別以3名子女作為被保險人。

日期:2025-03-11

健康

35歲「腦齡60歲」!重症醫曝8成猝死者都有「1習慣」:害三高、罹癌,腦細胞加速死亡

許多人都有熬夜習慣,但往往覺得週末放假時再補眠就好,不過重症醫師黃軒卻直指熬夜「熬的不是夜,而是透支生命」,不但可能造成免疫系統崩潰、損害心血管健康、腦力下降、誘發癌症等問題,調查35歲以下猝死案例中,更有超過80%都與長期睡眠不足有關。

日期:2025-03-09

生活消費

勤奮不懈的美鳳生菜農場

朋友寄給我一整箱的西洋生菜,葉面健康油亮,充滿生命力。生菜中的芝麻葉風味尤其美妙,入口清脆,層次豐富,尾韻微苦,滋味濃郁,相當有記憶點。我問朋友這好東西從哪裡來?他說來自台東鹿野,而且是很難得的露天土耕蔬菜,因為直接種在土壤中,接受陽光與微風的洗禮,滋味特別濃。我太訝異這芝麻葉的品質,決定親自造訪一趟。

日期:2025-03-05

政治社會

名將觀點〉男網傳奇盼打破高牆 對運動部有期待 盧彥勳辦學院 鼓舞選手、孩子揮拍

(今周刊1472)網球名將盧彥勳雖已退役,但他從未離開網球,不只陪伴精英選手,也在社區推廣這項運動。而他多年在運動界的修煉,更讓他對運動環境、政策觀察入微。

日期:2025-03-05

房地產

【信義房屋社區一家】20年成果大公開,完美實現在地關懷!

為鼓勵國人重拾「里仁為美」初心,信義房屋啟動「社區一家」計畫,20年來成為凝聚人心的橋樑。從鼓勵個人參與提案,到以人為本不限主題提出創舉,因應時代變化與社會需求持續進化,幫助3464個社區圓夢。全臺鄉鎮市區提案覆蓋率達100%,信義房屋擴大「家」的定義;更連結全臺一家,榮獲第九屆總統文化獎肯定。在面對高齡化與氣候變遷挑戰,「信義房屋社區一家」將社造精神向下扎根,讓國中小師生也能參與提案,更鼓勵社區民眾將計畫結合SDGs目標邁向永續未來發展。

日期:2025-03-05

理財

女富翁豪捐16億、卻穿200元平價衣...他從50位有錢人身上找到共通點:為什麼沒有胖子的秘密

編按:在史丹佛大學附設托兒所實驗室,米歇爾博士讓一群4歲小朋友餓5小時,再發棉花糖並告訴他們:「等我回來的時候,如果你沒有吃掉棉花糖,我就會再給你一個。」一些孩子吃掉棉花糖;另一些孩子克服誘惑。那些能夠抑制享樂本能的孩子,20年後,取得更優異的高中畢業成績、大學畢業成績也很出色,在社會上適應良好,成為富有的有錢人。本書作者鄭寅鎬就提到,有錢人一樣為了生計,比任何人都還要努力工作;有錢人之所以能經濟自由,是因為他們堅持抑制當下的享樂本能,願意承受大大小小的犧牲。光是看每年《富比士》評選的全球富豪榜上提到的富豪,就可以發現沒有一個人過胖。有錢人就是能夠控制享樂本能的人。減肥成功的人可以說已經具備成為有錢人的必要條件。鄭寅鎬是韓國資深企管專家,為了更了解有錢人的思考方式,他深入接觸超過50位富豪,歸納出一套「致富心理」。透過掌握有錢人的思考與行動方式,不再是財富的盲從者或金錢的奴隸,更能朝著自由、自主的聰明有錢人邁進!

日期:2025-03-04

政治社會

總預算刪減衝擊/交通部遭刪凍逾170億,民眾哪些權益受損?領牌考照、搭公車、公路養護...衝擊一次看

年前立法院上演預算大戰,各部會預算慘遭刪凍。行政院今日(2/27)通過覆議提案,認定今年度總預算窒礙難行,經總統賴清德同意後,將移請立法院覆議。交通部也說明預算對民眾的具體衝擊。

日期:2025-02-27

職場

腳踏實地在大公司往上爬「不會變有錢」!經濟評論家父親癌末忠告:「上一輩的工作觀」別照做,划不來

編按:經濟評論家山崎元在2022年夏天得知自己罹患食道癌,儘管歷經治療,卻在2023年春天再度復發、已於2024年1月1日過世。寫這本書,成為他生命最後最想完成的事。在人生的最後,他想告訴兒子的是……「上一輩的工作觀」別照做,划不來!遵循舊有的工作觀,度過極不自由的職業生涯,就算在極低的機率中出人頭地,也晉升不了富豪階級。太不划算了,別這麼做!

日期:2025-02-27

健康

緩解急診壅塞!健保署30億元調升「急診、ICU、病房」3大護理費給付:最快5月上路

近期全台各大醫院急診塞爆「一床難求」,甚至有病患只能在地上插管急救,讓第一線的醫護非常崩潰,引發外界討論;對此,衛福部健保署昨(26)日邀集台灣急診醫學會等團體開會,初步拍板3大方向,將提高「急診、ICU加護病房、一般病房」的診察費及護理費給付,預計每年將多投入新台幣超過30億元挹注,最快今年5月上路。

日期:2025-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