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編按:美股下挫加上春節長假前賣壓調節,台股周一(1/13)開高走低,一路越跌越深,終場下跌523.53點或2.28%,收在22488.33點,跌破各期均線、半年線,跌點創今年第二大。主要電子權值股均下挫,台積電(2330)先漲後跌,盤中最低跌至1070元,最終收在1075元,下跌25元或2.27%,鴻海(2317)最低來到171.5元,下跌10元或5.51%。至於台幣也因外資賣超擴大、開盤就貶破33元關卡,創9年低點。三大法人方面,合計賣超698.85億元,其中外資賣超555.9億元,自營商合計賣超169.5億元,投信則是小買26.63億元。
日期:2025-01-13
今周刊編按:14家金控獲利全部出爐!中信金(2891)週五(1/10)公告2024年營收表現,12月稅後盈餘為37.02億元,累計全年合併稅後純益為720.28億元,EPS來到3.64元,創下新高。至於2024年獲利王當屬富邦金(2881),其次是國泰金(2882),第3名則是中信金(2891),接下來包括元大金(2885)、兆豐金(2886)、凱基金(2883)都賺超過300億元。至於存股族最關心的股利,法人認為,2024年金控獲利有著大幅度的成長,2025年配息時可望讓股東笑開懷,儘管金融市場變數不少,獲利前景仍是不看淡。
日期:2025-01-10
勞動部勞工保險局行事曆顯示,1月發放多筆款項,包括勞保年金給付、勞退月退休金、國民年金保險生育給付等,都將自今(9)日起陸續發放,其中今日入帳的國民年金保險生育給付,符合資格者記得刷存摺確認。同時,由於1月底適逢春節9天連假,18筆款項最遲將在1月24日全數入帳。
日期:2025-01-10
在順風環境下,各類債券有望持續為投資人創造良好收益,即使是非投資等級債,也能在可控風險中貢獻穩定報酬。
日期:2025-01-08
AI高速運算帶動 Low DK(低介電常數)玻纖布的需求,快速成長;成功開發 Low DK玻纖布的富喬工業,通過客戶認證並量產出貨,打破原本由日系供應商寡占市場的局面。
日期:2025-01-08
在藍白攜手合作下,立法院院會周二(1/7)三讀通過,修正「警察人員人事條例」與「附表三」,規定警、消、海巡、移民及空勤總隊等人員每月退休所得替代率,任職15年者為43.25%、36年者調至最高80%,滿37到40年者維持80%。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直言,立法院在野黨團違反誠信,在法案三讀前未徵詢政院意見、也未指明預算來源,對此政院無法接受,並表達遺憾。她強調,在收到法案後,政院將依憲法賦予行政院之權力,研議各種可能的憲法救濟途徑。銓敘部部長施能傑日前表示,按現行公務員退撫制度,所得替代率上限至118年會降到60%,然此修法會造成警察與公務員有20個百分點的差距,導致參與同樣退撫基金的給付有所差異。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指出,他們反對此修法有違反憲法平等原則、不該製造世代對立、警消與軍人服役性質不同三大理由。她估算,修法後將有8成以上3到6職等退休「基層員警」,會領得比常務次長、11職等大學教授多。銓敘部報告試算指出,若通過此修法,未來退撫基金挹注款50年內合計將減少1093億元、另退撫新制給付合計增加668億元,且退撫基金將提前至民國132年用罄。施能傑表示,8成基層警察退休時為525俸點,修法通過後,其113年月退所得上限將約為7萬4544元,如今年再調薪則將增至7萬6780元,「此數字大概比常務次長、司處長都還高一點」。
日期:2025-01-07
14家金控2024年前11月獲利大賺高達5714億元創史上新高,年增近六成!由於2025年金控股利發放預估不錯,可望高於2024年,使得存股族搶存金融股。對此,摩根士丹利證券(大摩)在報告中列出,最看好哪幾檔金融股,同時也點名2檔表現「輸給大盤」因而不看好,目前預估有3家現金殖利率上看4.5%,其中中信金現金股息最為可口,殖利率預計上看5%。
日期:2025-01-07
在部分退休公教團體強力遊說下,國民黨近期力推停砍公務員年金案,讓軍公教年改議題再度浮上檯面。為此,國民黨團推動修正「公務員退休資遣撫卹法」多條條文,目前仍在委員會審查階段。儘管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藍綠召委已安排兩場公聽會,各界仍對年改議題意見莫衷一是,難有交集。《今周刊》綜整各界對年改議題常見疑問,專訪專精年金制度的台大社工系名譽教授、前政委林萬億以釋疑。
日期:2025-01-06
今周刊編按:2025勞保投保薪資級距表出爐!全時勞工投保級距中,最高級距45800元上限金額已逾9年未調整,連帶影響如退休金「勞保老年給付」、生育、傷病、失能以及死亡給付等,目前估算,約有280萬餘名勞工被迫高薪低報,投保在最高級距45800元,出現領取的給付不符比例。
日期:2025-01-06
公教退撫儲金自選投資制度正式上路,幫助公教人員依不同風險屬性或年齡,進行相應投資配置,有望提升退休金累積成效,但要讓每一分錢發揮最大效果,仍須理解不同選擇的背後意涵。
日期:2024-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