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3-01-08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3-01-08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3-01-07
長榮航勤員工不滿年終獎金只有1個月,遠低於同集團長榮海運45個月、長榮航空3個月,部分員工自發性發起元旦依法休假不出勤。長榮航勤董事長陳有玉周五(1/6)召開內部員工溝通會,對於基層提出的4大訴求,仍沒有達成協議,坦言若要比照長榮航空,是絕對發不出來的,「總不能借錢去發年終」。對此,長榮航勤周六(1/7)表示,為體恤員工整年度的辛勞,決議在過年前再發放激勵獎金每人4萬元,且延長加班除原有加班費外,每兩小時可再領250元,春節期間除了原先規畫發放的紅包外,再提供春節連假出勤獎勵,換算下來每天可領3千元獎金。
日期:2023-01-07
立法院會周六(1/7)三讀通過有「台版晶片法案」的《產業創新條例》第10條之2及第72條修正草案,未來半導體、5G、電動車等技術創新且居國際供應鏈關鍵地位公司,研發費用的25%以及購置先進製程的全新機器等支出的5%,皆可抵減當年營所稅。條文施行期間,自民國112年1月1日起至118年12月31日止。 重點說明如下:一、適用對象不限產業別,只要在國內進行技術創新且位居國際供應鏈關鍵地位之公司,符合適用要件者均得申請適用。二、適用要件包含當年度研發費用、研發密度達一定規模,且有效稅率達一定比率,即112年度有效稅率應達12%、113年度起應達15%,但113年得審酌國際間施行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全球企業最低稅負制情形,報請行政院調整為12%,以給予我國產業緩衝期。三、符合適用要件者,得享有前瞻創新研發投資抵減,當年度抵減率為25%;購置用於先進製程之設備投資抵減(金額亦須達一定規模),當年度抵減率為5%,支出金額無上限。二者合計的抵減稅額不得超過當年度應納營所稅額50%。四、施行期間為自112年1月1日至118年12月31日止。相關適用企業以及名詞定義,經濟部將與同財政部協力,於6個月內完成。
日期:2023-01-07
政府宣布「還稅於民」普發現金6000元,預計要發出1400億元,但政府可用歲計賸餘剩1250億元,估至少舉債150億元,在野黨怒轟政府財政管理失準。近年因疫情衝擊,各國難於降低國債,反觀台灣國債占GDP比重逐年下滑,至今年僅剩28.5%,遠優於世界平均,而台灣的國際投資部位(NIIP)截至2021年也高達GDP 205.1%、世界排名第四。台灣堪稱家底雄厚、世界財政資優生,政府舉債發錢給全民有問題嗎?關鍵就在價值選擇與世代正義。
日期:2023-01-06
政府治理透明性偏低造成政策不確定性,乃長期是中國發展經濟最大的隱憂之一 。以2022年底出現讓世界各國嚴重低估的COVID「清零」政策大逆轉而言,關鍵因素之一是關於病毒清零的政治面的考量,在2022年10月底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全國代表大會之後,隨人事變動底定煙消雲散,使大幅的路線改變較為容易。
日期:2023-01-06
「依據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公布的2023年辦公室行事曆,春節假期長達十天,但必須在1月7日、2月4日週六補上班,本公司如此公告後,卻有員工反映強迫他們補班違法,難道照著政府行事曆出勤也會違法嗎?」一位人資主管訝異不解地問我這個問題。
日期:2023-01-06
行政院長蘇貞昌近期宣布將普發每人6000元現金,全民共享經濟成果。逢甲大學日前舉行500人大型尾牙,公告將發送全校教職員工每人新台幣8008元紅包,預計17日入帳,還強調「比總統府還大方」,消息一出引發討論。有人表示,「突然覺得自己身為校友有點丟臉」、「繳的學費比繳給國家的稅多」,也有人說:「發給學生人人有獎更大方」。以逢甲大學全校約有1300位教職員工,每人領到8008元來算,總共將發出逾1千萬的大紅包。逢甲大學臉書粉絲專頁貼文寫下,「歲末之際,隨著疫情鬆綁,各企業公司恢復舉辦尾牙。一般大專院校舉辦逾500人的大型尾牙,應該只有逢甲大學」;同時說逢甲大學比總統府大方,尾牙提前發送8008元,全校教職員工通通有獎。
日期:2023-01-06
今周刊編按:行政院長蘇貞昌1/4宣布將普發現金6000元,還稅於民共享經濟成果,民進黨立委高嘉瑜有不同意見,認為所謂的「稅收超徵」是實徵數大於預算數,但實際都是政府應該要收的稅,問題突顯出行政失靈,預算編列過程有很大的問題,導致連2年預算超出4000多億元,讓人民覺得政府荷包滿滿,但人民日子卻苦哈哈,因而產生相對剝奪感。對此,名嘴汪浩在臉書列出6點,回應外界對中央普發現金的疑問。1. 政府每年有收入和支出預算,但這三年因為全球對資通訊產品的需求增加和台灣防疫出色,台灣2020-2022三年出口和經濟都好於年初預期,因此政府2021和2022年從企業收到的稅超過年初預算。這不是高嘉瑜所說的「政府行政疏失而超徵稅」,這是全民配合政府防疫,努力生產出口,取得經濟和財政好於預期的成果,全民都應該很驕傲才對!2. 現在大家討論的是這部分不在原來2022年支出預算中的,多收到的4500億怎麼花?總統決定分成四個部分花,包括1000億汽油價格和勞保補貼;1000億加強韌性經濟方案,就是苗博雅想要的各種對弱勢族群的補助;700億返還地方政府;剩下的1800億中,普發現金1400億,留下後備400億。這種分配方式面面俱到,雖不能讓任何人特別滿意,卻也照顧到所有人,出口紅利,雨露均霑。3. 但是,苗博雅提議的許多補助或花錢方案,可以由2023年總預算來處理。不要把2022年一次性多收到的稅如何花,和政府長期的產業支持或照顧弱勢族群的方案混在一起。不然,如果2023 政府稅收不足怎麼辦?4. 我是主張台灣繼續成功的「小政府,大社會」政策,不要受西方福利主義影響,政府一旦要設立各種補助或福利,要取消是很難的。但將超收的稅一次性發給全民,不會成為習慣,大家開心一下而已。要相信老百姓比政府官員更知道怎麼花錢對自己好。5. 有人擔心發現金會造成通膨,這是誤解。這4500億都是會被花掉的,用不同方式花掉,錢都會流回經濟體系中,總量約佔GDP 2%,影響有限。除非將這4500億都拿去還長期國債,才有財政緊縮,壓制通膨的小小效果。6. 通過對油氣價格補貼來壓制通膨不能長久,還是要靠自由市場機制來調節供需,才能解決通膨。
日期:2023-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