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投資有一個流派0050正2流,這個流派的主軸就是投資0050不如投資0050正2(00631L),既然股市都是長期向上,那開2倍槓的正2似乎可以獲得更高的報酬。
日期:2024-10-15
過去16年的多頭市場,確實是讓大部分的投資者都以為,只要持續買進,大跌的時候加碼,股市終究會漲回來,而且很快就會漲回來,多數人已對股市失去會賠錢的戒心,而且為了賺快錢,投資方式愈來愈極端,槓桿愈開愈大。
日期:2024-10-14
最近高股息ETF紛紛吹起降息風,包含00936、00934及00929的配息都呈現縮水。很多存股存在高點的散戶感受最深「有一種被割韭菜的感覺,不知道該怎麼辦。」
日期:2024-10-13
2010年8月《今周刊》曾報導過我的一個操作實例,2009年時,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透過股票操作,將原先52萬元的資產成長到325萬元。該帳戶在2010年底成長到499萬元。(編按:截至2024年6月19日,這筆資產已經持續成長到3,073萬元,16年多的時間,創造出超過58倍的獲利)不過,我最想強調的,不是這個績效的結果,而是創造出這個結果的方法,因為在股票市場中只要方法對了,處處都充滿賺大錢的機會。此外,創造上述這個績效結果的好方法,我在這幾年也做了一些調整,從原本的「好公司」、「好價格」、「大賺小賠」,調整到「好公司」、「好價格」、「買低賣高」。主要的原因,是我觀察到只要投資人能用好價格,買到好公司,通常股價的短線波動就無須太過在意。回顧2015年,我因為太堅守「負15%小賠」的停損原則,被迫將許多未來具有成長性的好公司停損賣出。除了拖累當年績效外,從結果來看,每檔當時被停損的股票,後來股價都出現飆漲的走勢,讓當時看似理智的「停損」決定,最後淪為愚蠢的交易行為。此外,從多年來的實戰經驗也顯示,「好公司」一旦被賣掉,很多時候,都很難再買回來。欣慰的是,每一次跌倒的經驗,都提供了未來變得更好的養分。時序進入2022年,雖然受到美國聯準會暴力升息的影響,加上台海危機,讓當年度的台股大跌22%,但不再停損「好公司」的決定,不僅讓我2022年只小虧1.28%,更奠定2023年、甚至2024年獲利扶搖直上的基礎,也讓我愈來愈深信:短線上,市場「或許」會忽視一家「好公司」的真實價值,但長線上,市場「絕對」會反映「好公司」的真實價值。(節錄作者孫慶龍自序)
日期:2024-10-09
現在國人平均壽命已經超過80歲,而且每過10年就會再增加3歲、5歲,所以你也不用急著65歲就要退休,這不是在嗆聲,而是認真的建議...
日期:2024-10-09
編按:市值型ETF、高股息ETF哪個好?還是該買台積電(2330)?存金融股好像也不錯...沒有辦法整天盯盤,心臟也不夠大顆的小資上班族,長期擁有市值型ETF對你來說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知名財經部落客夏綠蒂,就以台股市值型ETF代表0050來說明,就算是永遠買在高點的地獄倒楣鬼,都能享有複利的甜美果實。
日期:2024-09-26
加權指數屢創歷史新高,市場投機氣氛熾烈,資金熱衷追逐獲利基礎薄弱的標的,群魔亂舞,滿天全金條。又是考驗價值型投資人耐性的時候。把持不住,隨波逐流,可能前功盡棄,之前累積的財富毀於一旦。把持的住,擇善固執,海闊天空,更上層樓!(編按:本文最初發表於2024年6月3日,當天加權指數為21536點。一個月後的7月11日,指數升至24416點,創歷史新高。然而,在隨後的16個交易日中,市場劇烈震盪,指數一度大跌4754點。至今日(9月25日),指數已反彈至22761點,從低點爬升近3100點。在這種劇烈的市場波動中,總編的股市投資經驗和心法將為所有希望透過股票投資致富的讀者提供寶貴參考。)
日期:2024-09-25
最近好幾位雪友私訊、YT留言問財經雪倫帳上還有00929嗎? 00929還能繼續持有嗎?財經雪倫推測會問這個問題主要有二個原因:1.股價盤整:從最高點21.87元盤整到9/23收盤價18.91元,修正15.65%。2.配息縮水:最近一次配息0.16元相較配息最高的0.2元縮水25%。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想想「當初投資00929目的是什麼」?
日期:2024-09-25
小資族財富自由最大的敵人是通貨膨脹。我看到網路上有人討論到存股,相信大家都聽過:「我投資都是存___,年化報酬率有7%,減掉通膨2%,還有5%!這樣有紀律30-40年,就能達到退休門檻xxx萬!」這裡面有個盲點。其實很多人的財務計畫,在退休年紀是追不到退休門檻的。我相信很多人想一下就知道為什麼。很多市面上的小資理財書,目標都設定錯誤。今天就來解釋為什麼。
日期:2024-09-23
前不久隨手寫了一篇關於需要多少退休金才能退休,引起蠻多迴響。這代表雪友對退休金的隱形焦慮,也間接證明雪友的年紀(開玩笑的啦),財經雪倫擔心雪友誤會存退休金不重要,所以多做一下說明。財經雪倫想表達的是我們不要執著於多少錢才能退休,而是怎麼運用退休金。
日期:2024-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