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免團體在週六(3/22)舉辦《罷傅愛花蓮、反共護台灣》記者會,呼籲全民團結一致,捍衛自由、守護台灣的未來,國寶級92歲苗栗縣客家裔作家李喬出席率先喊出:「我今年92歲,為了台灣需要,如果要用身體犧牲為台灣的話,我願意第一個!」
日期:2025-03-23
今周刊編按:新竹市正義輪胎行2022年6月15日發生縱火8死慘案,兇嫌陳彥翔因欠債又與父母因家務爭吵,買汽油返家縱火,母親、妹妹、妻小、大嫂及姪女葬身火海,一審依殺害直系血親尊親屬罪判死刑。不過,高院在審理期間,憲法法庭作出憲判8號判決限縮死刑適用範圍,高院去年12/11改判陳彥翔無期徒刑。全案再上訴,最高法院審理後,週四(2/6)駁回檢方上訴,將陳彥翔判處無期徒刑、褫奪公權終身定讞,陳彥翔確定逃過死刑。在去年改判時,陳彥翔大嫂的母親林雪紅無法接受判決,悲泣大喊:「你們救的是一個惡魔!在我們千瘡百孔的傷口上再插一把刀」、「不要再傷害我們了!可以這樣昧著良心嗎?會有報應的」。「我請問你法官,這種判決,你怎麼可以做出這種判決?你對得起我們嗎?我辛辛苦苦養大的女兒,還有我可愛的孫女,就這樣走了,大法官明確指出死刑合憲,殺死至親骨肉、連幼童都不放過的滅門慘案,不正是死刑存在的意義?如果連這樣冷血、殘忍的犯行都能免死,那請問什麼樣的案件才該判死刑?」陳彥翔的妻子與3名子女死在他手下,曾家人也要求高院維持死刑,認為陳彥翔是明顯有動機做案,關到監所就不怕了,「自首」只是演給警察看,「心理衡鑑若可預測未來,與算命有什麼差別?」主張台大鑑定報告沒信度、效度分析,不可採信。2024年憲判字第8號判決規定,殺人罪必須「情節最嚴重」且刑事程序符合最嚴密的正當法律程序才能處死刑,合議庭職業法官須一致決,且被告不能有精神障礙或心智缺陷。10年前姦殺師鐸獎女教師的劉志明歷審都被判死刑,更四審改判無期徒刑後,最高法院駁回上訴定讞,雖是釋憲後逃死的案例,但最高法院是「維持」更四審判決,陳彥翔案改判才是釋憲後「首案」。(原文刊載於2024/12/11,更新時間為2025/2/6)
日期:2025-02-06
國立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教授李宏毅開設「生成式人工智慧導論」課程,今年首度開放文學院學生加簽。近日學期結束,台大表示,該門實體課程本開放五百五十人修讀,但至期末修課人數達1022人,期間僅14人停休、8人不及格,修課學生中更有194人來自文學院。
日期:2024-07-19
(今周刊1404)楊小梅曾經不願面對自己的身世,對身為新住民的她而言,那段故事太心酸,她也害怕落入社會的刻板形象。而當她真正找到認同時,她終於成為幫助他人的那方。
日期:2023-11-15
2022年第四屆「蔡萬才台灣貢獻獎」得主分別是從對抗SARS到新冠肺炎無疫不與的首席防疫顧問,現任臺灣大學副校長張上淳,以及將台灣電影登上國際舞臺的重要推手知名導演侯孝賢。兩位得獎人長年在醫療及藝術文化領域深耕扎根,對台灣國際聲望提升具有卓著貢獻,讓世界看見台灣,讓台灣揚名世界,令國人引以為傲。
日期:2022-11-03
僑務委員會24日舉辦「2022年華語教學國際高峰會」開幕典禮,副總統賴清德蒞臨開幕式為大會致開幕詞,親自為本屆獲得「海華師鐸獎」的海外華語老師頒發獎狀與獎座,肯定與勉勵在海外為臺灣致力推動華語教育的堅定力量。賴副總統並於頒獎典禮後,前往「臺灣智能教育產業展」聽取參展廠商簡報與互動。
日期:2022-10-24
原本只想當個平凡的輔導老師,意外踏入明陽中學,執教人生參與了矯正教育的改革與成長,師鐸獎教師鄭麗文幫助一群因賣毒、強盜、殺人遭判刑的學生,打開心房,讓他們看到自己的可能性。
日期:2022-09-21
王政忠,在全台最窮平地鄉鎮教書25年,卻是台灣唯一一個獲得三大教育獎的老師!他的教室只有「樂在學習的孩子」,沒有「想要逃避的學生」,問起他教學的訣竅,他說「跟孩子一起學習!」這一切都要從一場意外的教學觀摩說起,讓他醒悟出台灣教育僵化的最大問題:「老師們總用過去的知識,教現在的學生,面對未來的問題。」直言,當了老師就停止學習,是對學生最大的不公平!於是他掀起一場學習革命,創立了全台灣最大的「教師自主學習營」
日期:2022-01-06
遠赴北歐五國,橫跨北大西洋,踏上美國黃石公園的那刻,退休教授張介能對著死去妻子的遺物說:「這是妳最想看到的日全蝕,我們終於一起來了。」張介能的每張留影紀念,花布側背包從不離身,因為這是愛妻留下的遺物,它看遍全世界最美的風景,卻也在7年前目睹了一場,震驚社會的隨機殺人事件。
日期:2021-12-21
走進台南安平海邊的百年老校,在紅磚外牆的古色建築中,能聽見老師用宏亮的英語教著海洋永續課程:「When we see garbage in the ocean, we need to pick it up!(當我們在海中看到垃圾時,我們需要撿起來!)」
日期:2021-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