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周四(10/29)舉辦第四屆幸福熟齡臺日交流論壇,跨海邀請日本熟齡醫學權威,專長研究長壽基因以及阿茲海默症的日本醫學博士、御茶水健康長壽診所院長白澤卓二,分享如何能夠健康活到100歲的秘訣。白澤卓二以淺顯易懂的醫學解說告訴大家,只要做足4件事,就能讓自己到100歲都頭腦清楚、活得健康又長壽。
日期:2020-10-29
今天一個75還76歲的鄰居老先生,難得聊了很久,平常見到面也就是打聲招呼,搭配他爽朗的笑聲,身子還算蠻硬朗,身材高大,目測最少有180公分以上。由於姓氏比較特殊,不方便寫出來。就用陳爺爺來代表吧!
日期:2020-10-21
二○一四年二月十八日,《紐約時報》報導一家新創醫療組織「開放生物群落」,向民眾買大便!創辦人馬克.史密斯並非是要買大便,而是要建立腸道細菌資料庫,協助飽受病情折磨的人。
日期:2020-07-15
全球政經情勢多變,卻面臨一個共同問題,那就是變老!已邁入高齡化社會的臺灣,預估在2026年躍升為「超高齡社會」,超過65歲以上的人口占比將超過20%。長期照護議題正夯,科技該如何成為樂齡世代的關鍵助力?
日期:2020-06-16
澳門賭王何鴻燊今(26)日於香港跑馬地養和醫院病逝,享耆壽98歲;據統計,何鴻燊旗下產業的總資產超過5000億元(港幣,下同;近新台幣2兆元),個人財產則逾700億元(約新台幣2700億元)。
日期:2020-05-26
正念教我們如何調整心態,去活在當下的每一瞬間,去接受與感恩生命中的每一刻。從早上起床,感受到晨曦的光影,睜開雙眼看到周遭的色彩,感受到親愛的人仍在身旁,就在此時此刻,你已擁有幸福的一切。
日期:2020-05-18
王媽媽(化名)長期失眠,有時還會胸悶,看了內科、心臟科都查不出原因,只靠醫師開立鎮定劑來放鬆助眠。她退休後轉至北市聯醫松德院區看診,才知得了憂鬱症。服用抗憂鬱劑約一年後,症狀明顯改善,已經慢慢回復正常生活。
日期:2020-04-30
建議在協助憂鬱長輩之前,要先調整自己的想法,必須先了解到「憂鬱症患者並非故意的」。憂鬱長輩在理性面上或許可以接受勸告,但是活力與行動力都受到憂鬱症的影響,才會需要我們拉他們一把。
日期:2020-04-17
阿茲海默症為世界上最常見的失智症種類。雖然以目前的醫療科技而言,尚無法有效治癒阿茲海默症,但值得慶幸的是,其致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腦血管疾病,是可以治療和預防的。
日期:2020-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