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年來,儘管加權指數表現溫吞、大盤整體市值減少,但生技總市值卻是逆勢創高,衝破1.4兆元,當資金紛紛湧入,看好生技發展趨勢的背後,有哪些在產業間逐漸出現的質變,讓市場大咖也要加碼投資?
日期:2023-05-10
國人蛀牙、牙周病盛行率高達九成,口腔疾病已成感冒之外國人最常見疾病。今年健保總額預算將新增10.1億元用於口腔照護,65歲以上長者每3個月可塗氟一次,估計受惠民眾約有50萬到66萬人。
日期:2023-05-01
陳文茜數次與死亡擦身後的生命書寫:我想告訴天下所有的親愛的你們,人不是緩緩衰退的,一個疾病可以用一年老十歲的速度,甚至用逼著人快速墜向晚年的方式,直接通報你,歲月、回憶、曾經,尤其健康,多麼珍貴。
日期:2023-04-12
據2021年健保統計資料顯示,台灣有7.7萬人罹患巴金森氏症,包括台語歌后詹雅雯及八點檔女星方岑,都是患者。巴金森氏病(又稱帕金森氏症)是盛行率第2高的腦部神經退化性疾病,僅次於失智症,但只要及早發現、長期以藥物治療,發病後仍能享有生活品質。不過巴金森氏症初期很難診斷出來,醫師提醒除了大眾熟知的「雙手顫抖」之外,步態不穩也是重要前兆之一,若走路容易跌倒,千萬別以為是單純的老化或骨科問題,建議儘速前往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
日期:2023-04-11
國寶歌仔戲大師、「陳美雲歌劇團」團長陳美雲昨驚傳離世,享壽72歲!劇團昨(3/4)深夜在臉書發佈這項噩耗,指出陳美雲當晚8點10分因步履失穩滑倒,就再沒醒過來,「她自仙遊去了!」
日期:2023-03-05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是深深刻畫在現代人腦海中的一句話,《今周刊》在二○二三年年初,採訪三家為身障與弱勢權益奔走的社會企業,探討他們如何利用科技,解決某種社會痛點,進而建立公司能獨立營運的商業模式。
日期:2023-01-17
「以前人家拿便當給我,我不敢要,也不敢承認自己是遊民,太丟臉了,沒想到現在我也有能力幫助別人,覺得自己還是個有用的人。」70歲的老范(化名)當街友已經兩年,他沒有家,但現在卻有一份工作-幫清寒的獨居老人修繕、清潔房屋,讓獨居老人安心居住,而他自己最大的願望,是存錢租房子,不要成為社會的累贅。
日期:2023-01-17
研究證實,使用化學殺蟲劑的農民,罹患帕金森氏症的比率遠比都市人高,法國當局因此制定了嚴格的自然酒官方定義。但消費市場的反應,關鍵仍在是否好喝?
日期:2023-01-17
隨著年齡增長,記憶力與專注力自然會從巔峰逐漸走下坡,面對大腦的健康度不如從前,是否只能束手無策,眼睜睜地看它老去?事實上並非如此,若能適當地補充對的營養素,不僅能維護大腦健康,還能預防認知衰退,哈佛營養精神醫學家(Nutritional Psychiatrist)Dr. Uma Naidoo博士在其所撰寫的文章中指出,自己維持大腦健康、年輕的首要秘訣正是「補充維他命B」,而她也大方分享自己的每日所食。
日期:2023-01-09
實驗設備大廠Baker亞太區經理 蔡慈予Kalucia Tsai表示: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人均壽命延長是現今醫療體系可見的事實,然而其伴隨著是人口老化的現象。但是活得長壽也必須活得健康才可以確保生活的品質。如何在晚年確保仍擁有健康的身體以及生活品質,細胞治療以及再生醫學是當下的趨勢與確定的未來。
日期:2023-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