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設計龍頭聯發科(2454)副董事長暨執行長蔡力行於周二(12月26日)獲得在國內科技業諾貝爾獎美譽的潘文淵獎榮譽。他在會後接受媒體聯訪,對於聯發科股價睽違多時,重新登上1000元榮光的看法時表示,在上位者有三大心態很重要,包括了一定要成為至少一個技術的領導者、自家人才是否足以支撐公司成為國際企業,以及大家能否一起為了目標共同努力。蔡力行也提到,2014~2017年離開科技業,擔任中華電信(2412)董事長的經驗,讓他有了對消費市場及科技服務業的視野及觀念,這對於他後來接掌聯發科執行長,投入5G產品開發的明快決策非常有用,也奠定了聯發科在5G處理器首戰就打勝仗的基礎。
日期:2023-12-26
2024年總統大選倒數,《今周刊》專訪藍綠白三陣營副總統候選人。民進黨副總統候選人蕭美琴,以其外交專業角度出發,闡述眼中的美中、兩岸、台美等之間的複雜關係與地緣政治,並延伸觸及經濟安全、國際與兩岸局勢。
日期:2023-12-26
「我們跟榮剛的合作,是基於長期策略的合作。」智冠科技財管中心總經理鍾興博於週四(12/21)櫃買中心重訊記者會上,與榮剛材料科技財務長李郁真共同宣布,將以雙方各自增發新股、相互受讓的方式,強化合作。此舉引發大股東網銀國際不滿,原因就在於,智冠與榮剛深化結盟的舉動,被市場視為是對抗網銀國際的行動。隨後網銀國際發出4點聲明,質疑這項合作有損所有股東權益,智冠在12/25也發出聲明駁斥各項說法,最新進度是網銀將對智冠和董事長王俊博等人求償4.79億元!網銀發出聲明表示,為保障暨公司全體股東權益,將對智冠及同意本次股份交換案的董事長王俊博、董事張宏源、施明豪及獨立董事徐守德、林軒竹、潘明燦,就公司所受鉅額股票跌價損失提出民事求償,求償金額4.7967億元,呼籲智冠全體股東,與本公司一同捍衛股東權益。智冠宣布與榮剛換股策略聯盟後,股價連續2天跳空跌停,週二終於打開跌停,收在141.5元,下跌11.5元或7.52%,後續經營戰怎麼打也備受市場關注。
日期:2023-12-26
今周刊編按:台股迎來2023年最後一週,AI PC 題材持續發熱,帶動包括宏碁(2353)、華碩(2357)等股價上漲,宏碁早盤一度衝上漲停價49.8元,股價改寫12年新高,華碩盤中也強漲逾5%,股價創下歷史新高。終場宏碁上漲3.7元,收在49元,而華碩終場上漲18元,收在471.5元,微星(2377),衝場則是上漲9元,收193元。
日期:2023-12-25
存股領息風氣不減,讓台股高息ETF成為存股族的最愛之一。觀察台股上週四(12/21)大跌近百點,不包括槓桿型,一般型台股ETF規模不減反增的有4檔,且清一色都是台股高股息ETF。其中00919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增加15.42億元增加最多、人氣最旺。
日期:2023-12-24
ETF總投資人數跨過800萬大關後持續攀升,尤其投資人最愛的高股息ETF因搭上AI特快車,今年績效表現突出,讓投資人笑開懷。展望2024年,綜合ETF前五大發行商看法,建議投資人第1季必買國泰台灣領袖50(00922)、富邦NASDAQ(00662)、元大投資級公司債(00720B)等14檔ETF。
日期:2023-12-24
「台灣根本沒有經濟衰退、出口下滑、民生凋敝情境。早進入庫存調整的資通訊產會成為2024年領航的產業,畢竟又有AI與PC的題材發酵」。ECFA終止將拖垮台灣經濟嗎?完全不會!台灣勵志協會 (Taiwan Inspiration Association,TIA)週六(12/23)邀請財訊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分享「變局中的台灣經濟」,謝金河一開場就以數字破解近來甚囂塵上的選舉認知作戰。講座現場來賓有TIA共同創辦人林茂雄夫婦、前嘉義市長涂醒哲、國際知名評論家翁達瑞夫婦,以與茂泰科技蔡奉文夫婦、義明科技公司創辦人張鴻德等。
日期:2023-12-24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3-12-24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3-12-23
2023-12-23 14:37編按更新:中國商務部於12月21日宣布禁止多項稀土加工技術,根據最新發布《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Catalogue of Technologies Prohibited and Restricted from Export)顯示,中國主要禁止萃取、分離戰略金屬「稀土」技術,並修改技術禁止與限制出口清單,目的在於維護國家安全。不過,除了限制稀土技術出口,中國早在數月前因中美貿易戰持續延燒,已陸續禁止出口的品項包括鎵、鍺和石墨。其中,鎵、鍺為晶片製造材料,關乎全球大國在半導體領域的競逐。《日經中文網》報導指出,在「目錄」的禁止出口部分,中國新增了包括稀土在內的磁體製造相關等的技術;另在限制出口部分,增加了稀土採礦、選礦和冶煉等相關技術。綜合外媒報導指出,中國大幅收緊數種金屬的出口指導規定,主要與西方爭奪關鍵礦產控制權的鬥爭不斷升級有關。目前中國仍是全球最大的稀土加工國,全球稀土冶煉量有9成來自中國。然而,中國已掌握了溶劑提取工藝來提煉這種戰略性礦物,但西方國家的稀土公司因技術複雜性,以及污染問題一直難以採用這種技術,因此儘管西方國家不斷嘗試建立本地稀土加工業務,但仍難有效拓展。關於冷門的「稀土」為何屢屢成為報紙的頭條新聞,以及中、日、美三國如何為它脣槍舌劍?以下為《今周刊》725期的封面故事報導。(原文刊載於2010-11-11 14:37,更新時間於2023-12-23 15:12)
日期:2023-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