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市場的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市場的共有10000項結果
保險

被防疫險害慘籌錢「單月賣4棟樓」?換60億現金補缺口 明台產險澄清「財務健全」,曝賣樓原因

明台產險近期頻售不動產引起外界關注,據實價登錄揭露,2022年11月內明台產險就陸續出售4棟大樓,總金額高達60億,遭質疑是否因為賣防疫險因素,影響到財務狀況?對此,明台產險2/8發聲明澄清,出售4處不動產、總金額60億元事宜,係屬於資產活化、逢高出售實現獲利的財務策略。公司財務健全、業務發展不受防疫險影響。

日期:2023-02-09

科技

美時前董事長主導,小公司組成史上最強陣容!這檔生技股將是下一顆耀眼明星?

興櫃掛牌公司全福生技1月8日完成現增後董事全面改選,由曾任美時董事長的林羣擔任新董事長,原創辦人兼董座簡海珊改任副董事長,此外也邀請生技教父、教母及多位會計、法律、創投等專業人士進入董事會。小公司全福生技董事會端出黃金陣容,要為台灣研發治療乾眼症新藥進軍國際市場做準備。

日期:2023-02-09

台股

現在,台積電股價多少可以進場?40年股市老手把14萬翻23億:投資3秘招曝「台積最佳買點」

2月3日當天,天氣相當不錯,雖然是週五,但台北書展已是萬頭鑽動,人山人海,今年我去台北國際書展會面現代「日本股神」——相場師朗。

日期:2023-02-09

台股

買200張台泥套牢認賠,錯過隨後噴發行情領悟:「寧可太晚買」追高更能賺錢,他12年把5千萬翻10億

輸家買股票用購買打折商品的心態,買黑不買紅;贏家等股票漲勢形成、變成增值品時大舉進場,買貴但買對。

日期:2023-02-09

科技

一封網家內部信讓人心碎…詹宏志不發績效獎金:1/1起我不領薪水,員工年領13個月仍有競爭力

網路家庭(8044)董事長詹宏志週二(2/7)發布內部信,由於本業面臨虧損,決定履行去年股東會上承諾的話,今年1/1開始他個人不領薪水,關於去年的績效獎金,也確定不發出!去年6月詹宏志在營業報告後,用了近1小時說明營運。當時詹宏志坦承,網家近2年獲利太少,讓投資者缺乏信心,當時他宣示,如果沒辦法讓集團獲利改善:「我會將把我的薪資變成0」。這次他發出的內部信中點出:執行長Alice與我共同做了一個痛苦的決定,我們正式向董事會提報,我們將不發放2022年的績效獎金,薪酬委員會和董事會也同意了這項決定。

日期:2023-02-08

台股

鴿中帶鷹…美通膨放緩但就業強勁,鮑爾不排除續升息!油金雙漲、台股跟著美股走「收復五日線」

今周刊編按: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表示,預計勞動力市場會走軟,但對抗通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談話內容並未加深升息憂慮,因此美股4大指數收紅,而台積電美國存託憑證(ADR)上揚2.96%,收在94.55美元。台股周三(2/8)早盤也上漲近200點,重返5日線,最高來到15579.07點;台積電(2330)開盤勁揚15元,來到538元。鮑爾的談話也緩解市場對於升息的擔憂,加上中國需求復甦希望提振油價,國際油價周二(2/7)上漲。紐約西德州中級原油3月交割價上漲3.03美元,或4.09%,收每桶77.14美元。布蘭特原油4月交割價上漲2.70美元,或3.33%,收每桶83.69美元。而美元也一度下滑,拉抬金價,4月交割的紐約黃金期貨價上漲5.30美元收在每盎司 1884.80 美元。2/7美股四大指數表現:美股道瓊指數上漲 265.67 點,或 0.78%,收 34,156.69 點。那斯達克指數上漲 226.34 點,或 1.9%,收 12,113.79 點。標普 500 指數上漲 52.92 點,或 1.29%,收 4,164 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 94.40 點,或 3.12%,收 3,124.14 點。

日期:2023-02-08

科技

台積電指名一定要找它!德國百年企業史上最大投資之一,默克揭露加碼投資台灣關鍵

「這是默克(Merck)355年歷史中,全球電子事業最大的單一投資!」週三(2/8)德國材料大廠默克集團董事會主席、同時也是集團家族成員的史丹格哈弗坎 (Dr. Frank Stangenberg-Haverkamp),親自出席默克高雄半導體科學園區的動土典體,他指出這項投資是默克集團發展史中,重要的里程碑,並強調默克將持續與台灣產業,展開長期而緊密的合作關係。

日期:2023-02-08

科技

產品獲德儀、朋程青睞 走出九年虧損 避載板三雄夾殺 恆勁靠獨門技術轉盈

載板廠恆勁科技曾靠挖礦機訂單營收飆十倍,隔年卻受政策衝擊垂直崩盤。歷經九年虧損,他們如何以獨家技術步步自谷底爬升、轉虧為盈?

日期:2023-02-08

科技

熟悉日本供應鏈、歐美市場 看懂劉揚偉「引路人」策略 日本車業A咖轉戰鴻海 內外部效益全解

一樁震驚台灣與日本業界的人事案,為什麼可能是鴻海造電動車實力「再進化」的關鍵?關潤,這位日本汽車人,未來將如何翻轉這家手機代工霸主的造車思惟?

日期:2023-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