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後如何紓困與振興?這個議題影響了未來的經濟結構,目前幾乎已成了各國輿論的關注點!在法國《世界報》上,多名學者所提出的八大建議幾乎都和綠色經濟的建設有關,這些建議不但有其共識,且能夠在危機中協助經濟轉型,如地球永續,預防疫情,都是重要的經濟轉型方向;而內容包括建築節能、大眾運輸、儲能、電動汽車、自行車、綠能、氫能,以及保障自身健康的農產品供應等。
日期:2020-06-30
根據知名數據平台Statista研究,在最樂觀的情況下,這波疫情衝擊仍造成世界經濟逾760億美元的損失,為了從這個打擊中恢復,各國政府祭出振興措施。
日期:2020-06-24
20200622編按:資深媒體人黃光芹,集其30年的調查採訪功力,完成最新著作《戰疫:鐵人部長陳時中與台灣抗疫英雄們》,她以抒情的筆調,紀錄這次武漢肺炎,台灣如何寫下這一頁波瀾壯闊的戰疫史,並獨家解構陳時中與夫人孫琬玲的家世背景、首度曝光陳時中醫師兒的現況。
日期:2020-06-22
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統計,建築物消耗了全球能源的 40%,造成了不小的環境負荷。為了改變這個局面,不少先進國家開始「淨零耗能建築」(Net Zero Energy Building)的研究,甚至出現了「產能建築」(Positive Energy Buildings)的發展。
日期:2020-06-17
英國衛報報導,全世界從武漢肺炎(COVID-19)中復甦之際,澳洲有機會擺脫10多年來氣候留級生的姿態,追趕綠能發展進度。
日期:2020-06-15
某種程度來說,對於人類生存的直接感受上,COVID-19與氣候變化有很大區別。COVID-19 帶來的是死亡、未知的憂慮、打破日常規律和經濟崩潰的立即危機感,而氣候變化即使在過去幾十年嚴重加劇,對一般人卻是相對遙遠的顧慮,即便意識到,也認為是未來的風險。
日期:2020-06-02
國內疫情日漸趨緩,指揮中心也推行「防疫新生活運動」,就是為了之後邊境開放所做的超前部署,六月份起,有多項解禁措施,包含口罩實名制、雙鐵、人流限制解禁等,除了解禁之外,還有電費、國民年金、企業托育補助等,多項新制快一起來了解!
日期:2020-06-01
歐洲也許不像美國,有如 Google、Apple 或 Facebook 等突然急遽成長的科技公司,但他們在科技發展中擁有不同面向的領導地位—科技向善(tech for good)。
日期:2020-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