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差價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差價共有389項結果
台股

VIP客戶身價好幾億,氣切插管出院繼續喊單!當了20年證券營業員,3個客戶教會我比賺錢更重要的事

我職涯中有95%的時間皆與股市相關,離開職場之後在部落格分享文章、受邀到保險公司和校園演講、出書、以及媒體邀訪⋯⋯等,也都跟股市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一般人想到股市,應該都是跟賺錢作連結,在這趟尚未完結的股市旅程,我來談談幾位客戶的故事,和他們教我「在股市,比賺錢更重要的事」!

日期:2022-03-28

台股

他選聯電(2303)不買台積電(2330)!年領股息300萬達人:用存股的角度來看確實它比較好!

存股達人謝士英曾在國立大學任教,當年他讀了《富爸爸,窮爸爸》與《巴菲特選股魔法書》兩本經典理財書後,以45歲「高齡」毅然踏上投資之路。今年預計年可領近300萬元股利的謝士英,在台積電(2330)和聯電(2303)兩檔股票中,他選擇聯電(2303),因為「用存股的角度來看,聯電的利息比台積電來的高,而且聯電這幾年逐年在成長」。

日期:2022-03-28

台股

烏俄戰下如果你不會賣房、解定存,為什麼你會賤賣股票?過來人點出:股市裡的2種送錢肥羊

很常聽到新手及菜鳥在那說,如果崩盤了他就押身家買,跌到多少他就買,但通常他們都是在恐慌時刻殺出的那一員,我說過,所謂的恐慌是市場大部份的人恐慌,才有可能殺出甜美價,如果你基本面,產業面及自我心理面不好,你怎麼可能會成為恐慌時進場買的那少數人。

日期:2022-03-23

政治社會

挺政府打炒房不打房!永慶房屋捐助成立「政大不動產研究中心」,產官學攜手促進居住正義

近期陸續傳出「排隊搶買房」的奇特現象,高房價再度引爆民怨,除了政府積極祭出一波波精準打炒房,而不是打房的政策,企圖遏止不當炒作,這住不起的島,回不了頭的房價怎麼救?也促使產官學者整合力量,由永慶房屋捐助的「政大不動產研究中心」,在12月8日宣布成立,將透過各項調查與研究計畫,建立起產官學合作的平台,盼能匡正市場秩序,促進居住正義,創造公平社會。

日期:2021-12-20

房地產掃瞄

台積電一進駐,高雄建案開價跳漲10萬 花敬群直言「那就是炒作」,3招斷投資客生路

台積電將進駐高雄促使周邊房價直直漲,也讓南部房價上漲成為外界關注焦點,質疑有「炒房」疑慮,而愛山林董事長祝文宇日前在法說會中直言「便宜的房子沒有了」,明年房價仍會看漲,更令不少年輕人更擔憂,未來是否一輩子買不起房?對此,財訊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認為,南部房價上漲很大作用為南北差距再平衡,並強調房地產要用來住;內政部次長花敬群則說,南部房價長期與北部落差大,大家所得與經濟環境其實沒差那麼多,並透露,正評估針對預售屋換約修法納管,斷絕投資客過度炒作行為。

日期:2021-12-05

公投專區

公投綁大選辯論》單獨辦要多花4億!包正豪:執政黨失職,卻懲罰全台灣人 反方勸「勿忘歷史教訓」,別走回頭路

四大公投案將於12月18日登場,中選會於今(2)日舉辦第4場電視意見發表會,下午1時聚焦「公投綁大選」(第19案)。正方代表人為淡江大學國際事務學院院長包正豪,反方代表人為律師洪偉勝。

日期:2021-12-02

理財

為什麼商家敢保證「別家更便宜,我就退差價」?這樣會賺嗎?看懂店家台面下的銷售心機

有些人認為凡是存在的社會現象就都是合理的,我認為不是這樣。

日期:2021-11-26

焦點新聞

8檔基金半天就賣光,認購資金還超過百億元,「中國的興櫃市場」為何這麼多人追捧!?

2021年11月15日,北京證券交易所(簡稱為北交所)正式開市,首批8檔北交所主題基金一經發行即獲得投資者熱情追捧,半日售罄並啟動比例配置,配售比例多在20%-30%,8檔北交所主題基金合計認購規模或超百億元人民幣(以下幣別同)。

日期:2021-11-22

台股

一開始他想「就算輸,頂多是把贏的錢吐回去」...他2天慘賠18%領悟:幸好被強制停倉

進入股市的第3個基本功便是「停損」了,偏偏許多人從未想過這件事,發現虧損時,不是想硬拗,就是慌慌張張地離開,這些都不是合適的做法。來分享我們3人曾經的慘賠傷心事,一直到對「停損」的領悟。現在或許可當作趣事一樁,但在那時候也是心如刀割啊。

日期:2021-11-04

台股

鴻海老司機現身說法:同樣電動車題材,為何我買鴻海(2317)而非台達電(2308)?

台達電第三季營收796.46億元,季增1.1%、年增2.5%;毛利率28.3%,季減1.8%、年減3.6%;營益率9.8%、季減1.4%、年減3.7%。之前我就和大家說過,台達電淨值57.33元,一年大約能賺個10元,股價最高來到335元,買到這種公司風險一定就是很大。獲利別人早就都拿走了,風險你來擔。(原文發布於10/31)

日期:2021-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