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巨擘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巨擘共有783項結果
理財

弱化自身多重宇宙,投資長勝!

以最悲觀的推演,確保最低風險的獲利,不僅是兵推最常用的模式,也是安卓樂資本決定投資各家公司之前,進行確保投資回報的適當財務預測模式。

日期:2023-02-22

科技

台版ChatGPT拚今年亮相!國科會補助4大學成立AI創新研究中心,「不用預算贏人家」

美國科技公司OpenAI推出聊天機器人「ChatGPT」,全球掀起一股AI熱潮,並點燃了AI科技競賽。中國大陸百度也將推出簡體中文版「文心一言」,國科會擔憂大陸聊天機器人恐出現中國論述「偏見」,國科會主委吳政忠2月13日宣布將推出台版ChatGPT。

日期:2023-02-19

理財

比混亂更混亂的事!

許多理專大推債券,但債券利率再高,年報酬率也只有5%,要等利率下跌的債券漲幅,還不如直接投資好股票。

日期:2023-02-15

科技

巨擘接招》 讓搜尋引擎霸主發布紅色警戒的新戰場 谷歌、Meta、百度 重兵應戰完整盤點

被譽為「AI界的iPhone革命」,ChatGPT的問世,近期驚豔全球。底層技術雖非最新,且有許多細部問題仍待修正,但它的高精度回答、富邏輯性的回應,以及歸納整理的機能,說它是「AI界的iPhone」應非浪得虛名。

日期:2023-02-15

科技

「他有點亞斯伯格症的味道...」ChatGPT之父傳奇揭密:極度聰明,很像比爾蓋茲年輕的樣子

過去3個月,由矽谷一家新創公司開發的一款聊天機器人,在國際間掀起了一股史無前例的AI巨浪。產業界談論它,學術與媒體圈熱議它,全球上億民眾更爭相一睹它的風采。熱議它,因為期待,因為興奮;但熱議它,也因為恐懼,因為害怕。這款名為ChatGPT的聊天機器人,究竟有何魔力?伴隨它的問世,又將帶給全球經濟與社會什麼樣的衝擊?

日期:2023-02-15

政治社會

「我在公司連續開了20場會,就是要討論戰爭風險!」 全球最大半導體通路商老董:台灣企業界看地緣政治風險 比經濟景氣還憂心

台灣上市櫃公司協會對250多家會員企業的最新意見調查顯示,國內企業界對於台灣必須面對的前十大重要議題,認為地緣政治、經濟與環境(包括能源),是最困擾台灣上市櫃公司的三大議題。特別的是,上市櫃公司對於這些議題的擔心程度,地緣政治還高於經濟景氣及環境。協會日前發表對政府的建議中指出,「僅以備戰的方法並無法消除戰爭的風險,歷史經驗顯示,如果僅以備戰作為保護自己的方式,只會增加台灣應戰的決心,從而惡化戰爭的風險,因此大家必須配合其它方面的努力,才可以真正的避戰」。「我們相信,台灣與中國大陸可以找到和平共榮的雙贏方式,同時也可以與美國找到台灣、大陸及美國的三贏方案。」

日期:2023-02-14

國際總經

全球瞭望》超級央行周登場!壓制通膨奏效,Fed料升息1碼…經濟逆風拖累蘋果?財報見真章

本周可謂是超級央行與美國企業財報周,美、英、歐洲等地央行都將宣布利率決策,隨著通膨逐漸趨緩,預料美國聯準會(Fed)將再度放慢升息步調、僅調升基本利率1碼(25個基點),美國1月就業報告與蘋果財報也將在本周揭曉。

日期:2023-01-29

國際總經

當中國螞蟻不再姓「馬」,背後透露著3個進行式!北京當局真會放寬對科技業巨頭的壓制?

新年伊始,中國螞蟻集團就發布重磅公告,宣布馬雲放棄控制權。螞蟻的股東表決權變化,究竟釋出什麼信號?螞蟻是否可能重啟IPO?北京是否會放寬對科技業巨頭的壓制?成為全球投資人關切的問題。我們也可窺探出三件正在發展的訊息。

日期:2023-01-19

傳產

「子女付費,送餐長輩」3年把營業額翻10倍!這款「老人版Uber Eat」是如何做到連富胖達都來結盟?

老人送餐,只有慈善團體能做嗎?成立迄今3年的社會企業「銀色大門」,用它堪稱「老人版Uber Eat」的軟體,證明科技不僅能填補送餐的社會痛點,更能成為一門自給自足、不靠捐獻的生意。

日期:2023-01-17

科技

蘋果電動車搞了八年 比首款iPhone還難產!為何蘋果不做Apple Car 可能面臨類似鴻海成長瓶頸?

蘋果電動車Apple Car多年來都是外界好奇的焦點,但也一直只聞樓梯響,且2022年底有媒體報導,蘋果再度延後Apple Car進度後,這個專案似乎前景更黯淡。但真的如此嗎?長期追蹤蘋果動態的華爾街知名分析師、現任紐約創投業者Loup Ventures共同創辦人的Gene Munster,日前發表專文分析,從邏輯上來看,2023年蘋果營收站上4000億美元大關後,成長動能幾乎到頂。因此,繼2007年問世的第一代iPhone,為蘋果創造了無與倫比的全球手機霸業後,下個最可能實現的成長動能,非電動車莫屬。無巧不巧,身為蘋果最重要代工組裝夥伴的鴻海,2016年後營收雖持續增加,獲利卻連續四年負成長,意味鴻海也進入成長瓶頸。在董事長劉揚偉擘劃下,兩年多前鴻海敲定進軍電動車領域,希望成為下一個成長引擎。

日期:2023-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