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日期:2025-03-26
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周二(25 日)在聯邦公報上刊發兩份文件,將 50 餘家中國科技企業和機構納入「實體清單」,預定 3 月 28 日生效。「實體清單」是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制定的貿易黑名單,列入該名單的企業,需要獲商務部單獨許可,才能採購美國受管制的技術或貨物。
日期:2025-03-26
我想先與台灣的朋友分享這段影片,儘管我對影片中奈爾・弗格森(Niall Ferguson)和維克多・戴維斯・漢森(Victor Davis Hanson)兩位舉足輕重的學者的冷酷且缺乏道德考量的現實主義立場感到不安,但我仍想提出我的觀點與其做對比。
日期:2025-03-25
那斯達克高科技市場最重要的前100大成分股——那斯達克100指數自今年2月18日創下歷史新高22164點之後,在一個月內下跌到19753點,跌幅將近11%,即使是輝達(Nvidia)在上周(3/17-3/21)GTC 2025技術創新發佈大會,發佈了多項突破性技術與未來戰略佈局,也沒有止跌的跡象。
日期:2025-03-24
自川普政府上任以來,美國政府積極推動移民政策改革,不僅加強邊境管制及執法力度,更逐步將移民政策轉型為以專業能力為導向(merit-based)的新制度,重點吸納具備高度專業技能、創新能力及卓越成就的人才,以提升美國的經濟發展與全球科技競爭力。這樣的政策變革,越來越多專業人才選擇透過高技能技術移民赴美發展。
日期:2025-03-21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日前談及對美國產品徵收高關稅的「骯髒15國」(the dirty 15),揚言其將成美國政府4/2對等關稅主要目標。此外,《路透》報導引述對美貿易量圖表分析認為,台灣恐名列其中。央行總裁楊金龍周四(3/20)直言,若貝森特所指是台灣對美貿易出超(surplus)「確實很大」,若如此「恐怕台灣會被列入」,但若是就川普關切的對等關稅,他認為應不至於被列入(名單)。楊金龍強調,台灣整體關稅稅率低於世界貿易組織(WTO)平均水準,且因美國需要台灣的晶片與AI伺服器,台美產業是互補、互利關係,加上儘管出超很多,但台灣企業獲利比率還是低於終端賣家如蘋果、輝達等美國業者,「很難說這是不公平貿易」。而經濟部長郭智輝則說,經濟部已就各種情境做出假設並提出可以因應的方法,是否會增加採購,他說這是經貿談判辦公室的工作,經濟部不是談判的單位,經濟部會就自己的部分收集資料。若台灣被美國列入「骯髒15國」名單,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分析認為,對等關稅上路後,台灣扶不起、沒有競爭力的「阿斗產業」(暗指汽車業)將首當其衝,但他也認為若真如此,台灣消費者以後有機會買便宜的美國電動車等產品。
日期:2025-03-20
全世界都在增加國防預算,只有台灣的在野黨努力刪國防預算,也只有台灣的軍工股逆勢下跌。由此不難想見何以美國近期對台灣釋出強烈訊號:台灣若不願自保,如何期待美國保護台灣?
日期:2025-03-19
加拿大與美國政治領袖在政治舞台上噴口水互毆,幕後卻積極談判,新總理卡尼,能否在川普設定的四月大限之前完成和談?
日期:2025-03-19
舒爾茲畢生投入不確定性與風險的研究,並因選擇權定價研究榮獲諾貝爾經濟學獎。如今,面對市場震盪、地緣政治變局與AI熱潮,他依舊以冷靜與洞察力剖析當前局勢。
日期:2025-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