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岔路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岔路共有90項結果
聰明理財

存股總編謝富旭:存股族應該要有的3個思想武裝

昨日(2021年10月26日)我在台北市與許多朋友分享「如何用股票投資存退休金」。我認為值得與《存股助理電子報》的訂閱戶分享演講內容。每個人都渴望追求財富,但卻對財富內涵欠缺深刻的理解。其實「Mr. Money」的個性與脾性遠比我們想的要難以捉摸。

日期:2023-05-02

政治社會

別再當行人地獄!《道交條例》三讀可檢舉這些違規:未讓行人罰6000元…如何執行能更有效?

為洗刷「行人地獄」之惡名,立法院院會週五(4/14)三讀通過「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部分條文修正案」,其中包括重新放寬民眾可檢舉項目:可檢舉人行道、行人穿越道等處違規臨停,同時新增橋樑、快速道路等禁止臨停地點。此外,修法也擴大未禮讓行人適用範圍,將未劃設行人穿越道的交叉路口也納入,並大幅提高不禮讓行人之罰鍰金額,未來駕駛位於交叉路口、行人穿越道遇行人未停讓,罰鍰上限將從3600元提高至6000元。陽明交大榮譽退休教授張新立對此表示,台灣交通環境最大問題還是在於缺乏人行道,且「徒法不足以自行」,政府除進行相關修法之外,也應從交通的教育、工程、執法面(3E),以及監理、宣導面集中力量改善,並由地方政府設立示範區一段時間後,讓大眾知道正確的行為,並培養守法的習慣。

日期:2023-04-14

教育

交通事故低於台灣一半,曾經的「行人地獄」 如今卻狠甩台灣…韓國的交通改革做對什麼?

赴日旅遊時,日本的行人優先文化讓不少國人感到新鮮,其實身處鄰國的韓國,也戮力推行行人中心制度。

日期:2023-03-01

政治社會

「蔣經國基金會」需要重新定位

近年蔣經國基金會大量補助全球有關台灣的研究,但其研究軸線卻與現實相差甚遠。時至今日,該基金會方針仍不脫「反攻大陸」云云,史學界不應放任「蔣經國」概念被霸占。

日期:2023-02-15

個人成長

澳洲打工2年存百萬,清大碩士回台月領23K認清:殺牛只是人生岔路,賺再多都不是終點

「去打工度假回來的人,找工作都要找很久,」一位28歲的上班族談起他的同學朋友,在打工度假回來之後,求職心態出現明顯變化,他說:「即使找到了,也要適應好長一段時間,要換過幾個工作才能安定下來。」(現行基本工資已調整為每月新台幣26,400元,每小時基本工資為176元,原文刊載於2019/8/15,更新時間為2023/2/14)

日期:2023-02-14

文章試閱

存股助理心法與觀點︱慢跑「333原則」,度過存股撞牆期

前三年(2019~2021)可說是價值投資型存股族的黑暗期!三年來,加權指數大漲63%,把每年追求頂多10%~15%(股息+價差)報酬率的存股族硬是給比了下去。就連巴菲特的報酬率也輸美國大盤(標普500指數)連續多年。偏偏到了2022年,全球股市蒸發大跌oo%,存股族手上持股也平均少oo%,似乎也沒多抗跌?原文為20210702

日期:2023-02-06

教育

他考上第一志願,志願卡竟填距離遙遠大學、學抽菸!父母從沒料到的期待,變子女窮盡一生對抗的怪物

父母對孩子有期待是人之常情,但如何避免變成孩子成長的阻力,乃至傷害親子關係呢?

日期:2023-01-03

政治社會

關鍵2hr他們逃離梨泰院「3個人貼著我吐血死去,完全是絕望」…這爸爸拚命把孩子遞出去

梨泰院上週六(10/29)晚間10點多發生大規模踩踏事件,截至週二(11/1)上午死亡人數來到156人,包括101名女性及55名男性,其中26人為外籍人士。在事發48小時後,有民眾接受中國媒體新京報專訪,將自己在梨泰院那兩小時的恐怖經歷說出來。南韓媒體也報導,當天萬聖節湧入超過10萬人潮,但現場維持秩序的警力卻不到200人。南韓警方說,當天因為首爾有抗議活動,警力都被調到其他地方,沒事先規劃人流動線,才無法在意外發生的第一時間,做出正確處置。

日期:2022-11-01

政治社會

不是沒打方向燈!開車右轉忽略1動作,小心1千8飛了...交通部預告3新規,「反光背心」將列新車標配

開車最怕遇到「三寶」,但你是否也不自覺成為其中一人呢?當汽車右轉時,需切到外側車道再右轉,但常常有民眾會直接從外側中間車道右轉,被開罰後仍堅持自己是在「外車道」,因而發生車禍。有鑑於車禍事故頻傳,交通部預告將修正「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20條、第39條、第102草案,明確規範右轉前需先切到「最外側」車道,違者可罰600到1800元;同時,為避免二次事故追撞致死比率攀升,自112年7月1日起,將反光背心納入新車標配,以及發行第二類試車牌,可以上國道。

日期:2022-10-27

政治社會

登山容易下山難...法官選「守法的路」卻喪命 跑山獸曝悲劇「關鍵原因」:野外脫困切記333原則

台北地方法院家事庭法官陳伯均,中秋連假帶著全家到台中池有山登山健行,豈料回程一家人迷路,陳伯均選擇先行探路並交代妻子「30分鐘聯絡不到我就報警」,結果就此一去不回,警消搜救人員最後於昨(9/14)上午尋獲陳伯均的遺體。多次參與搜救行動的捷克籍高山搜救好手「跑山獸」羅培德(Petr Novotny),這次礙於2因素無法加入救援,但他研判,陳伯均可能是在路線判斷上出錯,才會失足墜谷。台北榮總急診部主治醫師高偉峰曾表示,野外求生一定要掌握333原則,當登山身體出現症狀時,一定要即時喊停別再往上爬。

日期:2022-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