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1397)近年致力打造高齡友善社區的老年學專家秋山弘子,除了積極推動產官學合作外,在消除年齡歧視上亦不遺餘力,「因為,高齡者是重要勞動力!」
日期:2023-09-27
中國屋太多,杜甫也頭痛!早上起床在香港信報讀到一篇有創見的文章,這篇文章標題:中國屋太多,杜甫也頭痛!我心裡想,唐朝詩人怎麼跑出來了?原來作者引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詩」中的「安得廣廈千萬居,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述說中國房地產的問題。
日期:2023-09-27
臺灣的社會住宅在各城市陸續興辦,讓買不起房又有住屋需求的年輕人、銀髮族、弱勢族群有一個更好的居住選擇,如今政府提出的8年、20萬戶社會住宅的目標明年就有望達標,在這背後我們沒有看到的是有一大群人持續了逾13年的努力。
日期:2023-09-26
從2016年,蔡英文總統確認了在安居樂業的政策中,8年間社會住宅數量要達20萬戶的目標後,各地方縣市便貫徹中央政策,著手於社會住宅建設,至今7年過去了,全國各地都有代表性的社會住宅案例,讓許多人得以建立自己的幸福家園。
日期:2023-09-26
2024總統大選「四腳督」局勢成型,這場總統賽局中,參與者有民進黨賴清德、國民黨侯友宜、民眾黨柯文哲,以及在8/28正式宣佈獨立參選的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四名參選人們在各領域議題,都有其理念與政見,也有不同的解讀或主張。 因台灣特殊的地理、政治與歷史情勢特殊,以及總統主要職權在於外交、國防面,因此每屆總統大選中,對於中國有關的兩岸、統獨議題,以及與美國、日本及其他國家相關的外交議題立場,都是選民高度重視的主題。 隨著各總統參選人競選活動強度、密度都在提升,也透過各種場合提出各類政見、政策及其看法,《今周刊》在此彙整四名2024總統參選人8月底至9月期間的所提各大領域政見或政策,根據時間軸順序整理,供讀者比較參考。
日期:2023-09-25
國家住都中心主辦、首場以全台灣社會住宅為主題的展覽—臺灣社會住宅展《我們+》,週六(9/23)於松山文創園區開幕。內政部政務次長暨國家住都中心代理董事長花敬群致詞時,看到在場早年一起為居住正義拚搏的夥伴,忍不住激動哽咽說,「政府絕對對得起社會!」目前直接興建的社會住宅8.6萬戶,包租代管8萬戶,合計約16萬戶,明年底達成20萬戶目標應毫無疑慮。
日期:2023-09-23
過去4年來,找到好的飲食方法,搭配適度的常規體能訓練,我的腰圍減少了16公分,肌肉量增加1公斤,脂肪重量減少8公斤、體脂率從24%下降到15%,空腹血糖從最高101下降到82。
日期:2023-09-20
台北好出租二十年來,台灣房市問題層出不窮,台北最為嚴重,房價飆漲難降、租屋空間錯配、社會住宅不足、居住品質不佳,造成房客重重受限、住者頻繁搬遷、居住難民增長、減少就業機會與嚴重人口外移等現象。
日期:2023-09-20
2022 年春天,立法院議決通過18 歲公民權修憲案,增訂《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然而,最後公投結果以同意票5,647,102 張(52.96%)、不同意票5,016,427 張(47.04%),同意票未超過1/2 選舉人總額門檻,修憲案公投未通過。
日期:2023-09-20
高雄一對夫妻與住在樓下的鄰居吳姓男子因噪音問題發生糾紛,沒想到遭吳男登門砍死,2個年幼孩童目睹過程,事件令社會譁然,不過吳男的犯案動機究竟為何仍有待釐清;對此,針對大樓噪音問題,房產專家也提出看法,為買房時擔心有噪音問題的民眾提供4種避免的方法。至於房屋樓板傳出撞擊聲,土木技師認為有些情況是「水錘效應」造成的,也因為聲音會回彈、反射,不見得就是樓上造成的聲響,究竟「水錘效應」是什麼?
日期:2023-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