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台中購物節歡樂登場,符合活動規則就享有現金天天抽3,000元、週週抽10萬元、月月抽100萬元資格,還有機會贏得百萬好車與精品好宅,總獎項價值高達2億5,000萬元,年底就來台中盡情購物試手氣!
日期:2023-12-07
AI人工智慧的ChatGPT去年底橫空出世,短短二個月吸引全球超過一億活躍用戶數,催生者Open AI創辦人暨執行長奧特曼造訪台灣時表示,新科技的開發初衷是希望通過人工智慧,將人們從枯燥工作中解放,進而從事更需要創造力之任務。科技革命為人類社會帶來巨變,越來越多公益機構積極擁抱新科技工具,以更有效率與創新模式解決社會問題,不論是社福資源重分配、偏鄉弱勢族群保護到跨國援助議題,都能成為最佳實踐場域。
日期:2023-12-07
由國家住都中心主辦的「臺北市南港玉成公辦都更案」與曾獲普立茲克建築獎的日本建築大師伊東豊雄合作,打造出一個結合公共開放空間與社福設施的社會住宅,獲得中華建築金石獎首獎以及國家建築金質獎首獎的肯定,成為臺灣公辦都市更新的一個代表性里程碑。
日期:2023-12-06
2023年倒數不到1個月,勞動部提醒,2020年1月1日至今(2023)年6月30日期間,若因疫情無法返國而遭遷出戶籍,或未能於近3年內每年在國內住滿半年,導致老農津貼遭停發者,務必於今年12月底截止前提出書面申請,只要趕在年底前復籍,不僅可領到最高每月全額7550元,明年起還將因應物價調整,每月核發金額調升至8080元。
日期:2023-12-06
房東為何會將房子出租,想必是看到了其中的獲利,日後收回來賣掉賺價差或留給子女,這都是很常見的模式,一來房客的租金付掉了房貸,如果房屋位於精華地帶,還能夠提高價格出租;二來房屋在許多人眼裡是有保值性的,不像股票波動這麼大,因此台灣的買房投資風氣從以前到現在都不曾衰退。
日期:2023-12-06
財政部周五(12/8)將公布11月海關進出口貿易初步統計,不僅有望再轉正,資通與視聽產品出口值可能突破去年全年表現,創下歷史最佳表現。各國通膨都在降溫,台灣物價卻悄悄上揚,主計總處周三(12/6)將公布11月台灣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物價上升只是短期因素還是長期趨勢,本周有答案。1、11月出口有望轉正 AI產品挑大樑2、主計總處公布CPI 通膨是趨勢還是短期因素?3、中國呼吸道疾病蔓延各國警戒
日期:2023-12-04
隨著「環狀線北環段」CF680B標案正式動工,台北市「社子-士林」CF690C區段標的開標評選,環狀線的完工通車將更向前邁步,北市捷運局近期表示,環狀線南北環工程進度近3成,未來不僅讓大台北地區的捷運路網更趨完整有效率,也將串聯雙北都會區最精華的3條縱向捷運線,大幅縮短新北市民至市中心區的路程,輕鬆乘坐一班車直達目的地,省下不少時間。
日期:2023-12-01
力晶集團創辦人黃崇仁繼「文華苑」、「華固名鑄」、「台北時代廣場」後,不動產布局再下一城,這次不買東區豪宅,改買西區!位於中正區延平南路上,屋齡僅3年的「宏璟帝璟苑」,謄本資料顯示力晶科技與其隸屬集團智豐科技,購置17樓兩戶,實價揭露為2022年交易,總價分別為6760萬元、6550萬元,合計砸下逾1.3億元,單價則各為96.3萬元、103.6萬元,坪數是77.4坪、68坪。
日期:2023-11-30
2024總統大選倒數44天!選情白熱化,在這場總統級的賽局當中,仍在場上的參與者,有民進黨賴清德、國民黨侯友宜、民眾黨柯文哲,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最後一刻則未登記篩選,再度回到「三腳督」局勢。在11月這段期間,「藍白合」大戲高潮迭起,從柯文哲與侯友宜、前總統馬英九、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在11/15簽下六點共識後,才過3天原本「合」的局勢,就因民調解讀分歧再度翻盤。隨後郭台銘出面當「桶箍」,「藍白合」變「藍白郭合」,但也在短短數天內情勢急轉直下。「藍白郭」三方於11/23為會面地點僵持一整天後,最後三方「五漢」齊聚君悅飯店,卻在兩小時後談判破裂,宣告破局。除了賴清德已率先宣布副手人為蕭美琴並在11/21完成登記參選外,就在「君悅會談」破局的翌日,柯文哲便宣布副手為「新光公主」、民眾黨立委吳欣盈,侯友宜也在隨後宣布副手為中廣董事長趙少康。
日期:2023-11-30
全世界人口正面臨急遽老化,據聯合國數據,2019年全球80歲以上人口達1億4300萬,預估至2050年,將倍增至4億2600萬人。在此同時,台灣人口年齡結構也正老化中,國發會推估2026年台灣老年人口占比將達2成,到了2070年台灣更有一半以上的人超過60歲。人口老化不僅帶來勞動力、社福等問題,逐漸老化的社會也造成醫療照護體系嚴重的負擔。2019年台灣全國健康照護花費佔GDP的6.1%,遠低於OECD平均數8.8%;而2011年到2021年的十年間,全國健康照護花費增長率逐漸增加,2020與2021年增長率更是突破7%。若以目前台灣老化速度的趨勢看來,醫療花費的負擔越來越大,如何確保健康老化將是必須正視的課題。
日期:2023-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