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局面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局面共有2122項結果
美股夢想家:打造穩定現金流

【施雅棠】今年以來VISA股價落後大盤,連續調升股息邁向13年,未來還會成長嗎?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1-11-02

國際總經

在直升機上撒錢的鮑威爾,被通膨逼慘了!陶冬:英銀將開第一槍,全球升息潮就要開始

上周,兩條主線主導了風險資產市場:央行政策和公司業績。加拿大央行取消所有資產購買計劃,在G7國家中率先揭開退出QE的帷幕。 澳洲央行也停止對國債利率的干預,市場認作是調整政策的前兆。

日期:2021-10-31

政治社會

台中市》臭水溝變門面擔當 東大溪轉生的公民參與全紀實

高鐵駛近台中,四公尺高的「TAICHUNG」白色英文字矗立溪畔,像是搶先在高鐵到站廣播之前,就偷偷告訴旅客即將抵達的頑皮提醒,倒映著這八個大字的清淺是筏子溪,這幾年,台中人開始稱它是代表台中門面的「迎賓河」。

日期:2021-10-27

政治社會

病毒重創全球SDGs進程,地方政府、草根團體、熱血公民如何展現台灣韌性? 大疫之下 永續城市戰鬥記

瘟神肆虐,新冠肺炎無聲卻殘酷地踐踏全球,聯合國標榜的SDGs目標也首次出現指數倒退。在這樣的風險中,一座城市,如何展現它的韌性?在萬華社福中心樓下排隊的是一群物資匱乏的無家者,疫病中,他們不只被政府接住,更因在地綿密的社福網絡倖免於難。政府無法單打獨鬥,只有更多夥伴齊心協力,才能成為疾風下的勁草,度過危機。

日期:2021-10-27

金融

花旗出售案最新進度》已進入第二輪招標,花旗董座:從未阻擋員工去找工作

花旗在今年4月宣布退出台灣消金市場,引發市場震撼,找尋買家至今已經過6個月時間,由於近期頻傳花旗銀行要求買家不得雇用花旗員工,今(26)晚花旗董事長莫兆鴻親上火線說明:「從沒有阻擋員工因為生涯規劃去找工作。」

日期:2021-10-26

國際總經

「汽車業以前看不起半導體,為何現在大喊晶片缺貨?」 黃崇仁:拜登開100次會也沒用 全世界仍需要台灣!

力積電(6770)董事長黃崇仁認為,汽車電子及高階通信(5G、6G)將是未來半導體產能缺口最嚴重的兩大塊,其中又以汽車電子的供給缺口最明顯。由於新建晶圓廠緩不濟急、耗費龐大,「即使(美國總統)拜登在白宮開100次會」,也無法解決車用晶片極度供不應求的問題。由於台灣擁有全球範圍最大的成熟製程產能,黃崇仁預期全世界依然需要台灣,台灣做為全球主要晶片產地的地位不變,他也看好半導體業的展望。

日期:2021-10-26

科技

從英特爾法說看台積電後市》毛利承壓、議價能力降低,美系外資示警台積電四項利空

在英特爾最新財報公布後,市場對其展望大失所望,導致股價單日重挫近12%;但台積電也沒有因此獲利,台積電ADR股價走跌近2%,壓抑今(25)日股票表現,台積電今日走跌約1%,盤中險些失守590元的10日線。

日期:2021-10-25

國際總經

為何日本願豪砸1000億台幣 大手筆補貼台積電設晶圓廠? 這要從兩年前東京大學挖角他說起

就在本月14日台積電總裁魏哲家證實,將赴日本設廠的計畫後,當天傍晚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宣布解散國會眾議院後的記者會上提到,台積電日本投資案將達1兆日圓之譜。若根據之前日本媒體報導,日本政府擬補貼一半建廠經費,就意味日本納稅人將拿出5000億日圓(約1200億台幣),這在日本史上是極少見的大手筆。日本媒體也曾報導,東京之所以能讓台積電點頭赴日設廠,緣由就是兩年前台積電與東京大學的半導體技術研究合作案。值得注意的是,東大為此特別從慶應大學挖角,找來有「日本半導體3D堆疊技術第一人」外號的黑田忠廣教授,主導東大與台積電的合作計畫。

日期:2021-10-22

政治社會

台中傳「賭盤綁罷免」 一文揭秘地下賭博如何影響選舉?  為何警方好難抓?

距離10月23日台中市第二選區立委罷免案投票倒數不到24小時,隨著國民黨與民進黨對決態勢升高,選區的氣氛也由冷轉熱,由於罷免結果呈現五五波,預估「中間選民」將成關鍵。然而,台中當地日前又傳「投票綁罷免」一事,有簽注陳柏惟罷免案過關與否的「PK」賭盤,藉由選民簽注賭盤行為提升投票率、並間接影響投票行為。警政署長陳家欽昨(20)日於立法院備詢時也鬆口,「持續蒐證中,若有比較成熟證據必會採取行動。」為何地下賭盤每逢選舉便如此盛行、又如何牽動選情?本文淺談地方賭盤運作,帶讀者一揭真相。

日期:2021-10-21

健康

一張死亡證明拖了3年 你的「堅持」是孝心還是私心?國健署長第一線告白:沒有「它」,病人受盡折磨

台灣自2021年5月爆發新冠(COVID-19)疫情,部分死亡個案中高達9成有慢性病史,其中極少數的30、40歲年輕死亡個案,也有近7成罹患慢性病。此外,「台灣10大死因中,除了事故傷害,大部分都是起因於慢性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等」,臺大醫院社區醫學科主任詹其峰這麼說。由此可見,全台幾乎已籠罩在慢性病陰影底下。

日期:2021-10-21